004 母子情深,离京赈灾(1/3)

就在田流月来找田流苏的时候,云洛和文熙齐齐被召回了京城,文熙虽然开着同仁堂药铺,但是他是大将军府的嫡子,京城中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却少有人知道他会逆天医术及其它的。

似乎从一开始,他便无限放大了自己做生意这件事,让京城的贵族以及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是只是个会做生意的富商。

但是也有少数人觉得看不透他,觉得他有些神秘,深不可测。

文将军自将文雅赶出文家,开祠堂从族谱上除名之后,身体便每况愈下,他也不再领兵作战,将军权慢慢交给了文熙,所以文熙虽然经营着同仁堂药铺,但也是文家的实际掌权人,文迪早就不问府中之事了。

将军府率领的二十万兵马这些年他也已经慢慢的移交给了文熙,文熙明着所生意,其实暗中将兵马也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二人回京后,皇帝立即召集二人和群臣上朝议事,原来,天启两大产量大城垅城和洛邑都遭了天灾,垅城是靠天吃饭的地方,今年大旱,而洛邑却连年阴雨天气造成积水过多,遭了洪水,所以两个地方今年粮食都欠收了,灾民不计其数,天天有人被饿死,大多是些老弱妇孺,有数十万灾民纷纷从两个地方出逃,涌向全国各地。

消息传来,景成帝立即下旨让地方官员开仓赈粮,安抚灾民,又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谁知商议了三日还没有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他当堂大发雷霆让官员跪了半夜,后来还是户部尚书武思行提出建议让云洛和文熙回京,才免了众人的惩罚。

云洛是长安王世子自不必说了,从小便是国之栋梁,军功在身,是万人膜拜的对象,文熙经商一道天纵奇才,且他的文韬武略都不输于云洛,这些朝中少数人都知道,且他平日里行事神秘,深不可测,所以武思行才提出让文熙也上朝议事,看看二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毕竟二人是近年来天启国年轻一辈里最杰出的青年才俊。

云洛自大战归来进宫谢恩后,这还是首次上朝,他和文熙一左一右分列文武之列,因为是皇帝特意召集二人回京的,所以今日特地允许他们站在最前面,成为百官之首。

群臣对皇帝三叩九拜三呼万岁之后皇帝让众卿免礼平身。

“洛儿,你和文熙回来便好了,好不容易平息了战乱,我朝终于有时间可以休养生息了,不想今年天降大祸于我天启,两大产量大城垅城和洛邑一个地方大旱,一个地方遭了水灾,朕和群臣商议了几天都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今日特将你们二人召回,你们是我天启国之栋梁,都师承长安王,文韬武略定然不差,不知你们二人对此事可有切实的解决方法?”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看着云洛,缓缓道出了他将他们召集回来的目的,然后目光炯炯的盯着二人,眼睛深处有一丝期盼,他年轻时对云擎甚为倚重,所以云洛出生后他对云洛也一直称呼为洛儿,对他颇为亲近。

文熙心中有些纳闷,按理说他从不理朝中之事,皇帝怎么会如此突兀的让他上朝?而且,一山不容二虎,让他和云洛同时上朝,不是挑拨离间么?他本来就不待见云洛,听到皇帝如此说,沉默着一声不吭,只眼神淡淡的看着周围的大臣,怀疑着可疑之人。

“陛下,臣此次出关将关外异族打得一退三千里,十年之内,关外异族绝不会缓和过来,我朝和关外将不会再有战事,所以,军粮所需也没有那么大了,当今之计,是减少军粮的开支,再将往年国库中的屯粮开仓赈粮,减少灾民涌入其它地方,以免造成流民乱窜,引起恐慌。”

云洛说完扫了一眼文武大臣,见他们大多都低下了头,他心中明白,这样的办法他们也是能想到的,但是却没人去执行,开仓赈粮说是给灾民,其实还不是一级一级盘剥下来,到了灾民手中已经所剩无几了。

“恩,洛儿所言甚是,这到是个主意。”皇帝稍微垂下头好像认真思考云洛的话,然后又抬起头来转向文熙问道:“文熙不知你可有何良策?”

“既然陛下问了微臣,臣便也说一句吧。我朝粮食若是不够,不如从京中和各地大户中征集银钱,向其它国家购买粮食,听说大华国今年粮食大丰收,我朝与大华素来邦交甚厚,向他们购买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文熙不愧是生意人,这一点说在了关键之处,从贵族大户人家征收银钱,既可以减少国库开支又可以避免其他官员贪墨的情况,这样购买回来粮食还增加了国库中的粮食存储量。

这一方法比云洛方才的方法还高明一些,不过他俩的方法都不错,一个保守持重,一个开放经营,各有各的好处。

“这个方法好,文爱卿此方法更好。”皇帝高兴的赞赏了一声文熙。

“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文熙这样的方法其实还是小时候和田流苏接触得多,从她往日的行事性格及说的话中琢磨出来的,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户人家的那些银子不都是从百姓身上盘剥而来的吗?

商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之后,就剩下执行了,派谁去执行是个问题,众人一致商议后最终决定,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绣田园妻】最新更新章节〖004 母子情深,离京赈灾〗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0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