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吉凶难测心不安 祖巫传承福齐天(1/2)

徐世珍看着这些秘笈激动的哭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次穿越会遇到这么多的好事。[&][].[].[]和想象中的一点儿不也不一样,虽然有些风险,但对于这些收获而言那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自己真是运气太好了,是不是所有穿越的人都像自己一样呢?“奶奶个熊的,回去以后把弟兄们一个个的都教成武功高手。”

徐世珍用手狠劲儿扭了一把大腿,“嘶,哎哟,还真疼啊。看来不是做梦,哈哈哈哈”。乐得他俩手都拍不到一块儿了,真是手舞足蹈。

但是,也有件事情让徐世珍有点儿哭笑不得,因为时间和空间两**则的强大作用,使徐世珍原本穿在外边的普通衣服,消失了,而宝甲“玲珑铠”又融入血液之中。所以,徐世珍现在是不着一缕,赤*体裸*身。又没有带其他的衣服,并且就有也穿不了,其他的衣服也是承受不了时间与空间法则的共同作用,一样会消失殆尽的。不过幸好现在就他自己,没有被别人看到,要不然那才叫尴尬呢。

然而事情还远远不止如此,不一会儿,异变又开始了。猛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怪物。“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其上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徐世珍看着这怪物一下子想起了《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帝江又名“混沌”。是上古的混沌神,也就是上古巫族中的混沌祖巫。

“帝江?!”徐世珍吓得是魂飞魄散,七个魂儿跑了六个半。尖叫声都转了音了,有点儿歇斯底里了。蹬、蹬、蹬倒退了七八步一屁股坐在后面的椅子上。吓得他心突突直跳,要是没嗓子眼儿挡着,早蹦出来了,双眼瞪得溜圆,舌头吐出老长。然而,电光石火之间,徐世珍迅速地调整好心态,想伸手划拉兵刃,可是什么都没有划拉到,于是索性摆开架,侧身面对帝江,一只手背到身手一只手伸在前面,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它的一举一动。

然而就在他刚摆好动作的时候,一道白光射入脑门之中,徐世珍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徐世珍顿时感到头痛欲裂,好似一只大手无情地揉搓他的大脑。徐世珍非常坚强,咬紧牙关,圆睁二目苦苦承受。然而只是一瞬间他就明白了,他发现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于是全身放松,不再抵抗。果不其然,痛苦感渐渐消失,接着发现有大量的信息注入自己的大脑之中。徐世珍顿时喜上眉梢,静静地接受帝江的传承。的确徐世珍是大造化的人,连神通广大的混沌祖巫帝江都给传承徐世珍。

一会儿功夫就传完了,传功完成之后帝江凭空消失了,徐世珍到处找都找不到。徐世珍得知他传承的是混沌法则修练之法。法则是三界最强的力量,只有上古大神才拥有法则之力。然而当世三界之内只有鸿钧道祖及他的六个座下弟子才通晓的神通。而混沌法则又是诸法则当中最强大的,也是最神秘的。徐世珍还沉浸在震惊的喜悦之中,又发生了异变。

混沌祖巫——帝江,走了。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接着又一个怪物出现在他的面前。见其形,人面、虎爪、白发、身披金鳞、胛生双翅、一手执钺,一手执曲尺,是为辱收。意思是这怪物名叫蓐收,人的脸,手像老虎爪子、满头白发、全身覆盖金色的鱼鳞,肋生双翅,一只手里拿着一把大斧子,一只手里拿着一把曲尺,非常骇人、恐怖。“蓐收!”徐世珍这次不像刚才那样的恐惧了,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个怪物对自己不利,那自己是真的比窦娥她爸爸还冤枉八倍儿呢。好在徐世珍心理素质特棒,要是换个人早完蛋了,吓也得吓死。

只见蓐收左手一指,一道白光钻入徐世珍脑门儿,又是大量信息传到大脑之中。前车之鉴徐世珍没有丝毫反抗,完全放松尽情地接受着传承。一会儿功夫,白光一收,蓐收也消失在眼前,不知去向。哎,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徐世珍不禁感叹。徐世珍得知这次是金之法则的修练方法。

金之祖巫——蓐收,刚走,又来了一个怪物。鸟身人面,脸呈方形、青若翠竹、手执圆规、足踏双龙,是为句芒。意思是,这个怪物长了一副人的脸,鸟的身子,全身翠绿,手里拿着一个圆规,脚下踩着两条神龙,他是木之祖巫句芒。句芒也是将其木之法则传承给徐世珍,而后消失了踪影。徐世珍对于发生的这些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自己也无法改变现实了,只能被动的接受,既来之则安之。徐世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什么都看得开,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木之祖巫——句芒,刚去,而后又来了一个怪物,蟒头人身、身披黑鳞、脚踏黑龙、一手缠青蟒、一手执秤锤,是为共工。意思是这个怪物长蟒蛇的头,人的身子,全身覆盖黑色鳞片,脚踏一只黑色神龙,一手缠着一条青色蟒蛇,另一手拿着一秤砣,叫做共工。共工是十二祖巫之水之祖巫。他也将其水之法则的修练法门传承给徐世珍,而后乘龙而去。

水之祖巫——共工,走后,不久又来了一个怪物,龙首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之神剑惊天】最新更新章节〖第6回 吉凶难测心不安 祖巫传承福齐天〗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