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章 乐极生悲(1/2)

年关这几天忙忙碌碌下来,德刚沉浸在这地主老财的安逸生活中一副难以自拔的骚包像。可却老觉得屁股老是不安稳好像是差了点什么,经马条一提醒,猛才发现这次他们闯了个大祸把“相模的狮子”的小分部给一窝端了,却忘了去审问那个捆回来的小头目。在小黑屋里被饿的一身皮包骨头的小头目这才被人想起给拉了出来。坐在大堂里的德刚,一看到被押出来的人就傻了眼,这是在闹哪样,那个一身横肉缠腰的凶恶贼寇头目呢?一脸苦逼像的贼寇头目一望见德刚泪就直奔出来了。

“大人终于把你给盼来了,来,快审问我,只要给我口饭吃,我什么都统统告诉你。在黑屋子里饿的抓老鼠吃的日子我是再也不想过了。”说罢就一脸饥渴难耐的模样直勾勾的看着德刚,一听到吃老鼠,德刚顿时恶心的一身疙瘩皮都出来了,不过想一想把他扔进去也不管饭的,还真为难他那么坚强活了那么久。大碗的热乎粥食端出来,小头目几口吞肚下去,一脸虚的发白的神色才红润了一点。不过那么快就开始招了,还是让马条大感可惜,本来整天在德刚一行人面前吹牛逼说什么他学了个锦衣卫诏狱里流出来的十大酷刑啥的,一听说有俘虏就屁颠屁颠的跑来了,本来还想说找个试验品试试手艺的马条一脸失落像在那里,嘴巴还嘀嘀咕咕的“要不要这样,能不能有点骨气啊,怎么也让我来套酷刑啥的再招啊,一碗粥就什么都供出来了,现在混贼寇的都是些什么职业道德素养啊,真是让我太失望了。”

别看群贼寇那么不经打又是一点骨气没有的,按小头目招供的情况可是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这伙贼寇“相模的狮子”,为首的老大叫北条齐政自称是日本战国时期,诸侯大名北条早云的后代,因为祖上的领地在兼并战争中,被丰臣秀吉给亡了国,成了落水狗后代的北条齐政不甘于祖上的荣光就这样消亡,组织了一大批流亡的浪人和以前的家臣组成了这个贼寇团。因为武器和武力素质实在不成正比,加上日本人自古以来的狡诈阴毒,顿时就把登州一带本地的杂牌贼寇给兼并了遍。而且自此自己带着本部人马,占领在一块叫乌龙山的地方,并在登州各地发派了收编的零杂本地山贼,让他们从平时搜刮的财货中抽取一部分来上交总山头。

而他们光主力倭寇部队就已经达到了两百之多,其他收编而来的本土杂牌贼寇就更是多达四五百。而且大量配备了日本太刀,由于那些浪人和旧家臣在大海上漂泊常常亡命斗狠,又会一点日本普遍流传的技击之术。卫所官兵也是象征性的来围剿了几次,早已经**的烂了根的卫所官兵,一看到那群日本贼寇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架势,顿时是一触即溃。久而久之,登州周围的卫所官兵们也是听之任之,让其肆意发展了。这就是天底下开连锁店的通病了,任是总部的招牌打的再好,加盟店一多起来,什么乌合之众砸牌子的都会出来。

就比如说,牛角庄这一带的分部山头了,多年的安逸生活一下来,这群本就没多大战斗力的杂鱼们,一遇上稍微点训练的队伍就不行了。让人们一时间都小窥了“相模的狮子”贼寇团。斯,众人顿时个个都长吸了口气。这加起来比他们军屯里的总人口数还

要多个三四倍啊,而且按小头目的情报,差不多再过个半年就到了上供的时间了。就算牛角庄这一带再偏僻,到时候也会被发现他们的小据点竟然被灭了,大怒之下的贼寇团们万一倾巢而出,那到时候德刚就要考虑要不要跳海找生路了。看来得意忘形都是要遭报应的啊。德刚仔细算下,再那么抓紧都只剩下半年不到的时间了。看来只有励精图治背水一战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真是诚不欺我啊。本来还想着今天去哪个大姑娘家里吹嘘自己作战如何神勇的,德刚一个大激灵下来,“看什么看,还一个个愣在这里干什么,都给我干活去啊。”说着就不管不顾的整军备战去了。说是备战,现在这吃饭都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也只能推行三天一小操,七天一大操,农闲日日操练的政令了。

其实这一带荒凉了多年也不是没有田地,实在是因为北方地区雨水少,以为地球上已经进入了小冰期时代,导致明朝中后期连续不断的出现天灾,以至于各地义兵四起,朝廷总是愈剿不止。而水利的长久失修,也让无水可灌的牛角庄一带的大批田地荒废在那里,只有少数接近没有干涸的小河流的田地,在每日人力挑水灌溉下,还能勉强维持收成。德刚带众人四处查看之后发现,原来荒废的大片田地如不是因为缺水而已经干裂开来,待仔细耕作浇灌下的话,还是有大量的良田的。可汲水灌溉这个老大难问题,困扰着北方大地的农业耕作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看着滚滚流去的黄河水,却不能为之灌溉,德刚真是急的眉头都皱歪了。看着大人如此焦急的模样,王欣倒是一副略懂的神情道“大人,这个黄河水太低汲取不上来,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知道有一种兰州大水车,可提水达15—18米高处。而且昼夜旋转不停,从每年三四月间河水上涨时开始,到冬季水位下降时为止,一架水车,大的可浇六七百亩农田,小的也能浇地二三百亩,只是价格甚高,以至于而少有人使用。”德刚一听顿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小地主】最新更新章节〖十四章 乐极生悲〗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5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