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纵横之术(1/2)
如今有了帐房,就要开始建帐了。
下午,他们重点便商定立下了帐目上的一些管理规矩,三方交齐足额的银票,然后浩天、赵君睿、方子湛三人作为代表去钱庄办理开户。
方福却在家里数着为数不多的银票,不时叹气。
当初他们存了六十万两到钱庄,按照存款契约,不管是谁拿他们的玉佩最多能取到十万两,而他们之一出示玉佩则能取到存款的一半数额。
因此今天方子元去取出了三十万两回来,加上方福新年款收到的四十万两,仍然不够股资。
而他们随身携带的银票虽能凑出五万两,但也不能全部拿出来填到这窟窿里呀,自己的生意和生活费用都要花钱呢。
好在浩天去取钱的时候,把之前方福交给他进京帮忙买铺那三十万两剩下的银子也取回来了。
当初方福先借五十万两给浩天,助他进京拓展天一书局,后又拿出三十万两让他帮忙给自家买两间铺面。
结果有赵书朗相助,将自家拥有的一条商业街划了三间地段不错的大铺面给他们。这可是一个大人情,也足以表示赵书朗的诚意。
也因此,他们开铺花费的银子虽比州县的多,但仍是省了一大笔。
平均花到五万两一间铺子的基础成本,再扣掉铺面过户、装璜、人手、器具物什、运营采购等花费,甚至方府组建起来所需一应费用在内,差不多是十二万多点。
不过浩天给方福的是十八万两,是预估,现在没空算零头,等帐房将细帐算出来再。
方福担心浩天的本钱不够,只肯拿回五万两先填数,因为他们就差五万两嘛。
但浩天却揉着她的头笑道:“放心吧,以我现在的名气,我的书局开张就有生意,何况还有你的书和画册一直在热卖呢。”
“你得对,光靠有限的消费群体,我们只能不断增加新书,却无法增加册数,因为消费张力有限,但若扩大经营范围,拓展新的消费群体,生意就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方福之前和他就此事曾深度探讨过,认为这就是商界的纵横之术。
他以前虽然没有在意,但也是被她的观点深深震憾过的,后来便照此实施,拓展商道。
他来京之前已有八家书局,虽然经历了青阳县那场风波,也被人蓄意破坏过一、两家的生意,但最终生意还是稳定下来了。
书和画册已经有了一大批固定而且稳定的消费群体,再加上院试和乡试期间笔墨纸砚的销售量也火了一把。
营业额确实是以前的好几倍了。何况他的《侠客江湖》也已经出到第二册了,八家书局同时上市,热卖程度比公子羽的更火爆。
天一先生的新书,上自老、下至幼,谁不想买?
因此他来京城开分局,开业当天排起的队伍就从书局一直排到城门口去了,京畿衙门都派了不少人手来维持秩序。
这么多天下来,别京城的人还在消费,就是附近州县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他甚至只照搬了当初方福提议的那些促销策略里最简单的一种,也是让利最少的一种。
当然,征比赛的消息也在开业当天宣传了出去,与之相应的奖励和优惠活动也同期发布,吸引了无数读书人和自诩读书人的好奇目光。
自然,这场盛事不但令太学无数学子跃跃欲试,就连朝堂之上都有人在谈论,当今皇上也感兴趣得很,派了人时刻关注着赛况呢。
不过浩天自己没空一一过目,将评审的事情丢给了长乐先生。
原本应该安排吴先生和方先生的,但他们也分配了写长篇的任务,因此为了审核时不失偏颇也不乱了自己的思维节奏,他们退出了评委队伍。
不过浩天见气氛正热,不想浪费这么好的机会,因此让吴先生和方先生还有林、千各带管事去附近州县继续拓展分局。
一人拓展一家也有四家了,而他要他们一人拓展两家后再回来。至此,这五十万两就算用完了。
但他已开的书局这几个月的营业额足以让他拿出盛世名园的股资。书局每天都在营业,只要近期不再拓展新铺,让他缓一口气,利润很快都会回笼的。
他和方福虽然目前都是等米下锅的那种赚钱方式,但又有很大不同,他的书局已经在盈利,而方家的生意才刚开始,只能靠方福不停地画画和卖方子赚本钱。
“七儿,过年之前再给你算销量抽成,以目前的生意现状,应该也能有一大笔零花钱了。”浩天目光柔和地笑看着方福。
“好呀,我最喜欢数银子了。”方福爽快地回答。哥哥的生意好,她拿抽成也拿得开心。
她现在手中大约有十五万两银子。突然花掉这么一大笔,对于有钱就忍不住想投资的她来,竟生出一种不舍来。
“你最近投资太多,还是先歇歇吧,把已有的生意先做起来,别一味去拓展,心哪天资金周转出问题就麻烦了。”
浩天见她一副纠结的模样,不由摇了摇头,又提醒道:“何况你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最新更新章节〖第910章 纵横之术〗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65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