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崎江的多处巧合 01(1/2)

就读的事很顺利,朱山花找工作也很顺利。大概是看阳毅的旧友都会有不错的将来,朱女士这次是发了狠,为了让阳毅好好读书,为他创造好条件,一口气找了两个工作,白天在商场站柜台卖化妆品,晚上继续陪酒大业,只卖酒卖笑卖化妆品,不卖别的。

阳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嘴里不作声,心里却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念好书,暗地里悄悄找工作半工半读,尽力减少母亲的负担。

到达崎江的第二个星斯一,阳毅继续开始了做为莘莘学子的旅程。

早上骑着从史志裼那里顺来的单车,阳毅一进校门就引起了注意。

崎大的学风一偏文轻武,整个校园里儒雅型帅哥随手一把抓,但像阳毅这样阳光帅气,又是一脸混血长相的运动型的清爽帅哥不多。一路单车铃声飞响而过,人人都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个留着一头剌猬短发的阳光少年。

阳毅知道自己长得有点出众,受着众多眼神的扫射,难免有点窘迫。匆匆停好了车,和石磊碰了下头就跑向自己的教室。

上午两节哲学课,两节病理课,阳毅走进教室,心无旁鹜的摊开笔记,打算凝神静听。

很快,导师走了进来,阳毅瞧见他,禁不住怔了一怔。这位居然是位洋导师,长相宽额碧眼,下巴上有浓密的棕色短须,除了这个部位,其它部位都有典型的西方体毛浓密的特征。初一打量,他大约五十来岁的年纪,有一个代表着聪明绝顶的地中海型发型,秃了的部份晶亮晶亮的油光可签,散发着逼人的光泽。

他一进来,也不废话,连大堂点名都省了,径直开始讲。阳毅问了问邻座才知道这位导师全名叫做哈金森-霍尔德,美国人,是一个标准的东方文化迷。他从四十岁起兴冲冲的跑来中国当外教,前前后后换了好些城市的大学,最近才来到崎江。这人迷中国文化的程度迷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不仅隔三岔五的就穿着地主袍式的唐装在学校里招摇过市,他甚至还自己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做李好学。

李好学……你好学……我还我好学呢……我干!这名起得有水平,阳毅止不住拿书盖着自己的脸闷笑。

不过,得承认,这位洋名哈金森,中名李好学的洋导师确实很有几把刷子,一口的京片儿十足的地道,虽然赶不上播音员的标准普通话水平,但冒充一北京当地人,估计哄哄崎江这个南方城市的人问题不大。

另外,这人讲课的方式十足有趣,美式的自由风格使得他讲课时高兴站就站,高兴坐就坐,挽着袖子,一手的粉笔灰,讲到兴处干脆一屁股坐到一女生的桌前,举经论据般医学案例张嘴就来,功力深厚得让人咂舌。换掉了中式古板的教条式授课方法,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使得这位导师的声望在学生相当的高。

只是对于阳毅来说,别人听得津津的内容他听起来就比较费劲,整整一节课几乎都在埋头一阵苦写,生怕记漏掉什么。一片满脸悠闲的人中就那么一个埋头苦干的,哈金森难免多打量了阳毅几眼,对这个有着混血血统,看上去又比较刻苦认真的学生留下了好印象。

第二节课上至一小半,哈金森的教学内容已经讲完,阳毅终于松了口气,看着笔记本苦笑。崎大,还真是不一样,头两节课就让自己吃足了苦头,跟进度跟得非常吃力。

揉揉手腕和手指,正打算放松一下,邻桌的哥们突然伸头过来,小声笑道:“真正有趣的来了。”

“啊?”阳毅茫然抬头,就见这位洋导师笑咪眯的拿出一张崎江地图来挂在墙上,笑问:“大家有没有研究过崎江地理上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阳毅张大了嘴,汗,还能这样搞的?这导师果真有趣!

邻座那位有着细长眼的哥们儿笑道:“别怀疑,哈金斯教授稀奇古怪的本事多得很。你知道,有书法家、绘画家、运动家,各种各样用家这个字做为后缀的杰出人士。你猜哈金斯森教授是什么家?对了,我叫季连云。新来的,你呢?”

阳毅道:“阳毅,阳光的阳,毅力的毅。哈金斯教授是什么家?”

“哈哈哈,他自称杂家。”

杂家?阳毅突地就想笑,这就就是门门懂,样样瘟的意思么?

“nonono。”季连云摇头,“哈金森教授懂的不少,却每样的深度都不低,这才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这洋老头儿有吓人的才气与精力,天知道他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这样乱七八糟的东西的。多听他说几次,我保证你会吓到。”

是吗?阳毅来了兴趣,凝神去听哈金森在说什么。

只听哈金森道:“我先问一句,有谁记得世界上的众多国家与城市里,哪个一个国家或是城市的地图和圆形最接近?”

众皆茫然,一教室护理系学生,又不是地质系或是其它什么对这个比较有研究的系,对这个问题几乎全是一头雾水。

哈金森笑笑:“我很荣幸的告诉大家,就是我们脚下踩着的崎江市。”

“导师。”有个女生道:“虽然地理我不太懂,但从地图上来看,崎江明明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多重入侵】最新更新章节〖08 崎江的多处巧合 01〗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7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