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前因后果 玉玑子逝(1/2)

在玉玑子的心中,玄幻绝对是继承他理想的最佳人选,因为玄幻有着极为突出的三大潜质,其一便是他的天赋过人,从当年天合关之战,年仅十岁的玄幻初出茅庐便已经被玉玑子注意到,炼气化神之境的修为放眼大荒同辈天才,他都绝对是最顶级的那一批,更不要说玄幻在之后的战斗之中修为更上一层楼达到炼神返虚之境,且在大战之后仅十年他便再次突破,年仅二十岁便踏足炼虚合道之境,成为宗师级的高手,这可是连当年的玉玑子都远远不及的天赋,而这天赋也足以保证玄幻的未来不会仅仅被人界所限,有向着更高层次突破的可能性。

其次便是玄幻的出身,虽然玉玑子自始至终都不清楚玄幻的背景,对于玄幻的师承、修炼的功法、身家的丰厚等诸多方面都严重缺乏认知,但是玉玑子却知道玄幻的出身定不平凡,这一点不光玉玑子知道,几乎所有认识玄幻的人都知道,这其中最为直接的证据便是玄幻的修为,他那一身已经达到凡仙之境的修为便是最好啊的证据!

玄幻如今能够达到凡仙境的修为,其自身所修炼的功法定然品级不凡,如果他修炼的是那些大路货色,即便玄幻天赋再高也难有作为,君不见多少天才是因为缺少一部好的功法而误了终生,八大门派为何一直都是高手辈出,因为人家的功法有着十分系统的体系,从低级到高级的功法应有尽有,只要你的修为到了便有东西可以学,不会出现因为没有功法而无法继续修炼的惨状。

而最重要的第三点,却仅仅是玉玑子的一种感觉而已,但对于一向十分相信自己感觉的玉玑子来说,这第三点反倒比前两点更加可靠,那便是玉玑子感觉玄幻总有一天会走上与自己一样的逆天之路,虽然玉玑子并不知道这时间会有多长,也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否一定会准确,但是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玉玑子最终决定赌一把,他赌自己的感觉一定会应验,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广泛布局。

当然了,玉玑子上面的分析并不全对,至少玉玑子就不知道此时的玄幻修为已经不是凡仙之境,而是更高层的地仙之境,不过若是他知道的话也会在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没错,而玉玑子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骤便是玉玑子出山成为大寒王朝大国师,并以大国师的名义来修建这座戈邑宫殿,在宫殿建成之后玉玑子将自己那大半的元神灵魂存放其中,并布下聚灵阵群以聚集天地灵气滋养灵魂,结果时间一长这大半灵魂自己修成了元神,也就是玄幻如今见到的这样。

就在玉玑子这大半灵魂修炼为元神之时,外面操纵着身体的那小半灵魂,则在紫荆的针灸术帮助下稳定身体的状况,同时想方设法与玄幻接触向其传授自己的理想,却不想玄幻因为七杀剑的突然变故使得自己于西湖古树之中沉睡了十三个年头,找不到玄幻的玉玑子也只能继续等待玄幻的现身,但不想他等了整整十四年都没有等到玄幻的音讯,但玉玑子的身体却已经无法继续等待下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紫荆的针灸对于他身体的效果越发减弱,于是经过仔细思量之后玉玑子决定主动出击,既然玄幻不愿现身,那么他就通过威胁少康的方式逼迫玄幻现身,于是就有了玉玑子随寒豷出征,并趁机夺权的那一幕发生。

不过玉玑子不知道的是,当时的玄幻虽然已经苏醒但却失忆了,而不等玉玑子察觉到这一点,桀魔兽的突然复活打乱了他的计划,而当桀魔兽想要通过吞食身负真龙之气的少康来恢复自身修为之时,玉玑子便知道自己献身的时候到了,既然自己无法将那逆天的梦想继续下去,不妨在最后顺应一次天意,于是玉玑子将自己身体之中那本就不多的灵魂再次一分为二,一半留下继续操纵身体,另一半则附在了他所使用的那柄古剑黑玄之中,然后托莫长风与清然转交给玄幻,最终玉玑子的身体化作黑龙与刚刚复活的桀魔兽同归于尽,而他那附在古剑黑玄之上的灵魂,则很顺利的到达玄幻身边,并趁机潜入玄幻的体内。

潜入玄幻体内的玉玑子灵魂立刻察觉到了玄幻真灵尚未苏醒导致其失忆的事实,这顿时打乱了玉玑子的布置,因为玉玑子这一缕灵魂已经十分微弱,时间不长便会消散,若是玄幻的真灵无法尽快苏醒,他顶多只能‘对牛弹琴’,根本无法让玄幻认同他的理念,因此玉玑子以他仅剩的力量制造出一个梦境,并让玄幻以主角的身份在梦中经历了玉玑子的一生,希望以此对玄幻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但最终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即将消散之前玉玑子抛出最终的筹码,也就是帮助玄幻恢复记忆,却不想玄幻竟然拒绝了,无奈之下玉玑子只能在玄幻记忆之中留下戈邑宫殿的位置,以期玄幻能够为了恢复记忆而前往戈邑宫殿,由其中修养的玉玑子元神再行引导。

后面的事情虽然发生了些许波折,但最终玄幻还是来到了这座戈邑宫殿之中,见到了玉玑子存留在此的元神,让两人有了一个可以心平气和交谈的机会,从这一点上来说玉玑子的计划是成功的,而当玄幻通过脑中属于玉玑子的那部分记忆,以及玉玑子本人的描述将一切的始末都理清之后,玄幻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没想到玉玑子竟然布局十几年,目的却仅仅是为了与他心平气和的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灭世大磨】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零二章 前因后果 玉玑子逝〗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0/1076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