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类(1)(1/6)

光绪年间,滦州城出了一个劁鬼匠。这劁鬼匠原本是个劁猪匠,因他姓朱,人送外号“朱一刀”。

这天,朱一刀到三十里铺去劁猪。事也凑巧,他是个见到酒盅叫爹的主儿,而那位请他的主儿恰好是管酒壶叫爷。俩人碰到一起,酒逢知己,相见恨晚。一直到傍晚掌灯时分,朱一刀才恋恋不舍地放下酒盅,离开三十里铺。

朱一刀骑上大叫驴,被风一吹,酒劲立马涌了上来,就觉脑袋像个半斗子,昏昏沉沉的。他只好趴在驴背上,任由大叫驴自己赶路。

走了半天,朱一刀忽然觉着有点不大对劲。从三十里铺回滦州城,往常用不了俩时辰,可今天他估摸着走了该有仨时辰了,咋还没到呢?等他从驴背上坐起来,醉眼迷离地一看,心里顿时一惊,这驴竟在一个坟圈子里一个劲地转圈呢。朱一刀忙揉揉眼睛,借着疏淡的星光一看,发现有一个黑影拽着驴缰绳,在驴前边牵着走呢。他一下明白了,这是遇上鬼了。

朱一刀从驴背上出溜下来,借着酒劲壮胆,悄悄来到黑影身后,猛一伸手,一下抓住了那个小鬼儿的后脖领子,咬着牙说:“好你个狗胆包天的鬼东西,竟敢调理我朱一刀。告诉你,我朱一刀这大半辈子,猪羊猫狗都劁过,还就没劁过鬼呢。既然你今天送上门来,正好让我老朱试试刀!”

小鬼儿一听朱一刀要劁他,拼命从朱一刀的手里挣脱出来,撒脚就跑。朱一刀无缘无故被这个小鬼调理了半宿,哪肯让他就这么跑掉。一个箭步蹿了上去,穷追不舍。小鬼儿慌不择路,三转两绕之间,便让朱一刀给逼到了一个死墙角。小鬼儿双手捂裆,一头扎进墙角里,缩成一团。

朱一刀上前一把抓住小鬼的头发,说:“我看你还往哪跑?”

小鬼儿被逼到绝境,只好使出救命绝招——鬼呲牙。就在朱一刀伸手抓他头发时,他猛然回过头来,呲着一嘴瘆人的白牙“嘿嘿”一笑,露出了一脸狰狞,企图吓跑朱一刀。不想朱一刀正在气头上,根本不知道害怕,冲着鬼脸“呸呸呸”,连啐了三口,一下把小鬼儿给啐蔫巴了。朱一刀趁势手腕一用力,把小鬼儿拎过来,狠狠地摔到地上,用脚踩住。随后从腰带上的小皮兜里掏出劁猪刀,向小鬼儿的裆里一划,跟着顺手一捏,只听小鬼儿惨叫一声,两个鹌鹑蛋般大小的鬼卵子,就给挤了出来。

劁鬼之事,第二天便轰动了滦州城,不到三天工夫,就传遍了滦河两岸。朱一刀由此名声大振,再有哪家宅中闹鬼,便会花钱请他上门驱鬼。

刚开始,朱一刀只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地做做劁鬼生意。后来劁鬼的生意越来越好,他干脆放弃本业,专事劁鬼,成了一个专门劁鬼匠。

光绪十二年,滦河发大水。河堤决了口子,冲毁了二十多个村庄,淹死上万口子人。不久,滦州城里的知州府突然闹起了鬼来。每到深夜,院子里就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打得门窗噼里啪啦直响。一阵阵瘆人的哭笑声,顺着门窗缝隙直往里钻,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知州大人被折腾得寝食不安,赶忙让总管把劁鬼匠朱一刀请到府上驱鬼辟邪。

朱一刀一进知州府,就发觉府上阴气甚重,随处都能闻到鬼的味道。可他找遍了知州府的犄角旮旯,却没能发现鬼的藏身之处。朱一刀不由警觉起来,心说,这知州府里的鬼,看来不是等闲之辈,不可掉以轻心。

知州府总管,让下人在院中摆上供桌香案,备好香烛黄钱、荤素供品,还有四个黑驴蹄子和半斗黑豆等一应用品,请朱一刀过目。朱一刀却摆摆手说:“撤下,撤下。摆这虚头巴脑的花架子,糊弄鬼呀。来点实在的。”

“请朱大师吩咐。”

“两个猪爪,一盘花生米,一坛老烧。”

总管不敢怠慢,赶紧按朱一刀吩咐,一一备好,然后带两名下人站在一旁,随时听候调遣。

朱一刀坐在院里,啃着猪爪,吃着花生米,慢悠悠地喝着烧酒,等鬼现身。

直到三更时分,院子里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卷着瘆人的哭笑声,顺着墙根角落盘旋打转。总管和两个下人被吓得浑身筛糠,全都尿了裤子。朱一刀却用衣袖抹了抹油嘴,兴奋地说:“来买卖了!”

说话间,朱一刀从腰带上的小皮兜里掏出劁猪刀,慢慢站起身来,向着那股阴风步步逼近。朱一刀自打干上劁鬼这个行当,什么刁钻古怪的鬼都碰上过,可今夜知州府里的这个鬼祟,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朱一刀伸手一抓一个空。这个鬼祟分明就在知州府上蹿下跳,可愣是咋也逮不着它。情急之下,朱一刀“嗖”地一下甩出劁猪刀,说了声:“着!”

就见一道寒光划过,向着那股阴风刺去。随后就听知州大人的寝室里,传出一声惨叫。

朱一刀和总管等人急忙跑进知州寝室,只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痛苦地呻吟着,在地上滚来滚去。

总管让下人点着灯一照,原来是知州大人躺在地上,双手捂着裆来回打滚。一旁有两个鹌鹑蛋似的东西,血淋淋地扔在那里,还在微微颤动。总管用胳膊肘捅了下朱一刀,悄声问道:“你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闻实录】最新更新章节〖怪谈类(1)〗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0/109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