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反击(2/3)
厅长很快冷静下来,思考这个忽如其来的变化的背后。
“匡总,能不能不跟咱开玩笑啊,老哥哥我可是有心脏病,受不得这激啊。”龚厅长还不死心,说道。
“哥哥也,这么大事,我能跟你乱说吗?这文件都摆我桌上呢,你要不信,我马上接你过来看。”
看来是没跑了,这事大条了。
龚副厅长抹了把冷汗,知道自个再怎么问,人家还是那句话,上级有令,他只是遵照施行。
跟匡总客气了两句,龚副厅长才挂断电话。喝了两口水,考虑了许久,才迅速起身出门。快步来到一把手办公室,把情况紧急的向厅长大人汇报了一遍。
厅长也是被这消息给震蒙圈了,连声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把这财神菩萨给得罪了。
龚副厅长知道什么啊。他要知道,早就想好对策了。如果只是得罪人,舍下他这张老脸,求爷爷、告奶奶,怎么也得把事情办圆了。但现在人家老匡啥都没说,只说是社里的决定。他一个副厅级干部,还能向宁长河这几个部级干部发难?
好在两位都是在官场里混了这么久的人,合计半天,估计这事应该还是出在其他什么地方。反正他们就是个收税的,怎么处理这种大事。还是交给领导吧。
两人计议,最后就由厅长给分管财税的副省长汇报了这事,不赶紧汇报不行,这事地税厅兜不起。
这是大事,副省长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赶紧就报告给了省长。
这位跟宁长河有几分香火情的省长,接到电话后,苦笑了一记,知道是躲不过去了。
吩咐手下,让税务部门按兵不动,省长亲自拿起电话,给宁长河挂了个电话。
尽管是在双江地界。很多事情还得麻烦双江的各大部门,比如水电...
,比如地皮什么的。但宁长河有这底气和资本,谁叫他掌管的企业,是目前双江地面,最大的纳税大户呢。最关键的是双江还管不着他。
电话里,省长跟宁长河绕了半天圈子,才说道:兄弟,不是哥哥有意为难你,是上面有人要找你们麻烦。我和(书)记扛不住。
宁长河知道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也不跟省长兜圈子,直接问道:哪条线上的?
显然这事瞒不了太久,省长也不好彻底的跟宁长河撕破面皮,轻轻说了一个名字。
宁长河听了,也是哑然无语。是实情,双江省的二位,确实扛不住给他们“提建议”的那位老领导。
这事怪不了谁,要怪,只能怪财帛动人心,有些人坐不住了。
宁长河没多说什么,只是跟省长提了个请求:别拉偏架,不能影响了出版社各部门的正常运营。
省长什么都没说,轻轻挂断电话,算是默认。
把省里某些蠢蠢欲动的人摁住,宁长河找来尚瑞达,商量怎么迎接下一波。
二人都是拴一起的蚂蚱,况且这么多年的兄弟处过来,说话都很直白。
“你看看这个。”尚瑞达把手里的《南都周末》推到宁长河面前。
尼玛,还是老一套,先造舆论,再泼脏水,暗地里又鼓动一帮小弟冲锋陷阵,扰乱你的部署。等你进退失据,手忙脚乱的时候,再给你来一记直捣黄龙,你就只有举手投降的份。
多熟悉的招数啊,二十多年前,不都这样搞吗?
等宁长河看完高晓光的那篇文章,尚瑞达才说道:“看来小远之前提到的危机公关,还是很有道理的。老二,咱们也得行动起来才行,要不过两天,其他报纸一跟上,那就……”
“哼!”闷哼一声,宁长河才冷笑道,“某些人占着一些鼻屎功劳,就敢伸手,当咱们是泥捏的呢。你说得对,也是时候亮亮兵器了,要不咱们一番准备,不是白费了么。”
兄弟俩定好章程,反击正式开始。
二十号下午,阳光基金会北都总部,向全球的媒体发出邀请,二十一号上午,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对《南都周末》高晓光的质疑,和社会民众关心的基金扶贫资金动向问题,做出澄清和说明。
媒体的嗅觉多灵敏啊,早在《南都周末》的那篇文章一发表,再经过其他几家报纸的转载,全国各大媒体,包括国外驻华的新闻机构,都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这尼玛明显是有大事发生的节奏啊。
慈善在这年头,还属于挺新鲜的东西,特别是慈善产业的概念,社会大众,尤其是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学者,并未对这一新生事物,做过多的深入和研究。国外倒是有,但不是还没过多的传入国内呢嘛。
所以,高晓光的那篇文章一发表,人们就觉得简直说到心坎上了:你好好的帮忙把钱物送到贫困地区就行了,还折腾什么创业资金扶助项目,还搞什么“三农”产业调研,浪费钱嘛不是?
二十一号上午,阳光慈善基金会总部会议大厅。
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大厅,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挤了个严严实实。
时针指向9点整的时候,会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大书商】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章 反击〗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03/10341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