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调查(2/3)
就行了。
这次事故涉及到的人里面,恐怕最冤枉的就是记者了。
跑政府新闻口的记者,那出来的新闻,基本都不是自个写的,绝大多数情况,是政府部门的新闻通稿。
看起来是无比轻松的工作。
不用自个动什么手,只在交稿的时候,前面加个记者某某就行了,再配上摄影记者某某什么的。还能上头版头条,能评好稿,拿的分数又高,稿酬、奖金当然也就高。外加上一般政府会议,记者签到还能拿个红包什么的,多美啊。
所谓收益大,风险当然就小不了。
不出事则罢,一出事,就是大事。(" )断然脱不了身,除非上面有人罩着。
显然,这次谁都不能罩他们了。
调查取证很快,半天的工夫就核实了。
报社当然是直接责任体。《南都周末》又不是小报小刊。全国发行的报纸,各级政府机关的必订报纸。
首先自然是停刊。
报社领导、涉及到的各级大小人物。全被请进了调查组,等候发落。
然后,就是针对省里宣传部门的调查了。
这就没调查报社那么容易了,得粤州省委配合。
粤州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宣传部部长是省委常委,副部级。
调查这样的人物,就不能简单粗暴的把人请到调查组所在的宾馆。
首先当然得开会学习。学习什么呢?自然是当今一号的讲话精神: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粤州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谢世章宣读了中央“三讲”精神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重点提出,要讲政治,讲正气。
新任省长钟文龙。也强调: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讲政治必须放在首位。务必要坚定政治方向和立场,严肃政治纪律,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
省委一号、二号。都首先强调要讲政治,讲大局,事情就非常明朗,这是要整理队伍里有别样心思的某些人了。
粤州的官场气氛,跟粤州的商业一般,讲的就是同气连枝,特别抱团。
整个粤州官场,从建国到现在,近半个世纪,多数情况下,都是粤州本地人在领导一省的发展。
这很好理解,团结熟悉当地情况的领导干部,集中力量求发展、办大事,效果么,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就最近流行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到了粤州嫌钱少。
这里面,绝对少不了为粤州经济的跃进、发展的奠基者们的功劳。
但正如政治书上所说,事物是发展的。
粤州的这种官场环境,发展到后面,就有点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意思了。外来干部,很难发出其他声音,不主动融入其中,压根就做不成事。
就拿谢、钟二位来说,纯粹的外来户。在粤州完全没有任何根基,说得不好听点,除了自己带过来的秘书和司机,都不是自己贴心人。
领导干部的权威来自于什么地方?
人事、钱袋子。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下,多数服从少数。
但十三位常委,就算谢、钟能在一段时间内,抱成一团,但还有其他十一个呢?
小事无所谓,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一些小打小闹的经费,给你领导面子,举举手也无所谓。毕竟人家是中央派过来领导自己的,公开摆出架势架空领导,那就自寻死路了。
但在关键位置,大型项目或经费支出方面,那就由不得二位了。11vs2,谁胜谁负,还不一目了然?
集体意志最高,尽管(书)记有一票否决权,那也不能每次都用啊,那工作还干不干了?
这就是典型的令不出衙门。
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不是中央想看到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粤州本土的这帮人,脑子发晕还是自大惯了,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居然让《南都周末》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这是把刀把递人手里好吧。
都是官场老麻雀了,如果谢、钟二人这个机会都不抓住,那几十年也白混了。
借着这次常委集体学习的机会,直接就让中纪委的人把宣传部部长岳镇南给带走问话。说是协助调查,但在座诸位,谁不知道这都堂皇说辞而已,进去了有几个能出来的?
一同参会的,还有中组部的常务副部长,也就是李云聪的老子,宣读了中央的任免决定:免去岳镇南粤州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职务。
而接任宣传部部长一职的人选,中央也有安排,择日宣布。
其他十位常委,自从看到这期《南都周末》之后,都感觉会出事,但没想到,来得这样快,效率会这样高。还没接到上面的信呢,调查组就来了。还是前天到粤州调查,今天就拿结论,刀子下得飞快。
一时间,除开那位只管举手、弃权,而不大发言的省军区政委,九位常委尽皆骇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大书商】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调查〗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03/10341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