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你读懂段誉的身世之谜了吗?(1/2)

“啧,果然又是套路。可惜同样的亏我才不吃第二次……”楚阳心说。

“同学,我是真诚邀请你加入诗社。同济诗社是咱们学校最早成立的社团之一,虽然无法与复旦诗社相比,但也具有很深的底蕴……”

“学姐,我真的不会作诗,也没那个雅兴,所以你不用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抱歉。”楚阳说,心中有些感叹。

其实,七八十年代,诗歌在国内、尤其是校园里真的很盛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诗会,也涌现了一大批如明星般璀璨的现代诗人。

代表人物如海子,就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那个年代,人们的价值观还很淳朴,充满了浪漫主义,所思所想都是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

那个年代,你只要会作诗,甭管你长相如何,家世如何,分分钟吸引无数迷妹,哪怕你作的诗狗屎不如……

流浪诗人了解一下。

从某个定义上来说,这是现代诗人最风光的年代。可惜好景不长,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迎来转型,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

诗歌就这样没落了。

典型现象就是曾经的同济诗社招新,只需要把招新公告贴出去,诗社的门槛能被踩烂。

而现在,几位诗社的小姐姐充当台面亲自拉人,招新现场居然稀稀拉拉……

诗社的小姐姐孜孜不倦地想让楚阳加入诗社,一方面是诗社真的缺人,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楚阳的加入能否带动诗社的人气。

这人...帅啊,多看一眼都会心动。

诗社的小姐姐想的是,如果楚阳肯加入诗社,肯定能吸引很多花痴少女。

可惜楚阳对诗社真的没兴趣。

……

摇了摇头,楚阳从诗社旁边经过,看到了一个比诗社要热闹上不少的社团。

【金庸文学社】。

是的,没错,就如后世存在金庸吧一样,楚阳看到的确实是【金庸文学社】。

看到这个名字之时,楚阳还眨了眨眼睛。原来传闻是真的啊,大学里居然真的存在这种社团?

不过想想也正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一部部经典武侠电视剧的播出,金庸武侠引领了无数潮流,火爆了大江南北。

尤其是在青年一代当中,反响极大。

但凡看过金庸武侠或者电视剧的,谁没有一个武侠梦呢?

大学里存在金庸文学社并不稀奇,楚阳只是没想到,同济居然也存在这个社团。

楚阳到来的时候,一群金庸武侠迷正在热情地讨论,声情并茂。

楚阳其实也喜欢金庸武侠,他也是个标准的金庸迷弟,所以就好奇听了一下。

原来是在讨论《天龙八部》。只是讨论的内容以及见解却让楚阳摇了摇头,啼笑皆非。

好嘛,这些人虽然也喜欢金庸文学,但都是些半吊子水平啊,比后世研究金庸文学的差远了。

“这位同学,你摇什么头,笑什么?难道我们说的不对?”眼见楚阳摇头,顿时有人追问。

“对啊,我也看到他摇头了,肯定是不同意我们的见解。”另一人说道。

“不同意也就罢了,问题是我在他的笑容里看到了嘲讽。”

“这人来了好一会了,一直在偷听,现在居然好意思笑我们,真是岂有起理!”

……

“怎么?我还不能摇头了?我还不能有不同的见解了?”楚阳笑着问,他刚刚真没有嘲笑人的意思,只是这些人对天龙八部研究得太浅了,当中的很多见解无法苟同。

“当然可以。你有不同见解可以提出来,不过提醒你一下,所谓见解要建立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之上,而不是主观臆造,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有人哂笑。

“刚刚你们讨论的应该是天龙八部吧?你们真的读懂天龙八部了吗?”楚阳反问。

“……什么意思?我们没读懂天龙八部难道你读懂了?”

“我当然没读懂,除了查老先生自己之外,谁能读懂他的天马行空?”楚阳摇头,“但一些蛛丝马迹还是能够推敲的。而你们之前的一些见解请恕我不敢苟同。比如我刚刚居然听到有同学在讨论段誉,觉得他每看上一美女都变成自己的妹妹好搞笑,还好最后发现不是亲生的。”

“怎么?难道不对?”

“当然不对,你们都说自己看了天龙八部好几遍,那你们有读懂段誉的身世之谜吗?”楚阳问。

“段誉的身世之谜?等等,段誉有什么身世之谜?不是刀白凤和段延庆留下的种吗?”

“我没说不是刀白凤和段延庆留下来的种,问题是你们有关注过这两位是怎么把他造出来的吗?”楚阳又问。

“一‘日’情啊!还说我们没读懂天龙八部,我看是你自己没读懂才对吧?”有人说道。

“就是,文中已经说的很清楚,刀白凤气恼段正淳有外遇,一怒之下和双腿被打残爬到菩提树下的段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逆流黄金岁月】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五章 你读懂段誉的身世之谜了吗?〗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5/11571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