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二)(2/3)
多样,好像并不是只有这几种,难道温大人上学的时候,没被老师打过屁股?不是每次都打屁股吧,也有罚站和训斥的时候吧?”
“你……”温彦博又被激怒了,自己四五十岁的人,什么打屁股,上学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打手板。看他要发怒,李彦也不想和他吵嘴,这毕竟是研究正事。自己来也有事,所以赶紧说道:“别急,那么大岁数,连一句玩笑都受不了,真没度量。”
被李彦这样一说,温彦博下面的话又被堵回去,气得脸通红。但李彦说开玩笑,他又不能说什么。一边作为御史大夫的魏征也很想说,这是研究政务,要尊重皇上。但看到李彦看他,吓得把话又咽回去,他也有点不敢惹李彦了,这家伙嘴太损。
看到自己都头痛的魏征也怕李彦,李世民很想笑,但脸上严肃的说道:“这是朕的御书房,不许说笑,快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不用杖责。”
李彦说道:“皇上英明,其实很简单,在一些重要地方建立劳改监狱,犯法的人无论犯什么罪,都把他们押到那里干活,既能惩罚他们,也能教育他们,这样的干活还不用给工钱,也不用征发民役,百姓还高兴。挣的钱也是皇上的,不是一举多得?”
杜如晦说道:“好办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罪证,实行不同的时间,这样就有轻有重了。”
李彦点头:“还是杜大人明白,头脑就是够用。”
李世民点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好像没有那么多可干的吧?”
李彦鄙视的看他一眼:“多去了,就怕没有那么多人犯法。云州煤矿好像够开采上千年的,一条公路就修三年,大唐多大的地方?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得几百年时间。山川、河流、兴修水利,太多了,这些活不都是征发民役在干吗?需要干的活多了,只怕干不过来,就怕到时候没人犯法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倒是希望一个犯法的人也没有。”
李世民这句话连李彦都为之动容,所有的人一起给李世民施礼:“皇上,仁德圣明。”
这恐怕是李彦第一次心悦诚服的夸奖李世民,让李世民有些得意:“好,由房玄龄负责,安排人修定武德律,制定新法,李彦把你的什么劳改监狱计划弄详细,协助房相他们完善。”
李彦又不干了:“皇上,我只负责出主意,不负责别的,怎么又给我安排活?我抗议。”
“抗议无效。”李世民干脆的说道:“天天闲着没事,拿俸禄不干事哪行?”
李世民拿李彦没招,李彦也拿李世民没辙,狠狠的瞪他一眼,站起来说道:“臣告退。”
“回来。”李世民说道:“你不是有事来的吗?怎么不说就走了?”
李彦说道:“本来想说的,但一说,自己的活又多了,还是不说了。”
李世民恶狠狠的说道:“你想让朕先把你送劳改监狱去是不是?快说,什么事?”
“没天理啊。”李彦哭着大喊,弄得御书房里的人都哈哈大笑。李彦说道:“我说了,但不许让我干什么。”
李世民不耐烦的说道:“别跟朕讲条件,说出来看看。”
李彦没有穿越到其他朝代,他不知道,但反正知道大唐没有后世电视里演的那样,无论是朝堂还是官府,甚至是面对皇上,并没有那么多规矩,很轻松,也不严肃。要******像辫子戏里演的那样,李彦不被杀,也得郁闷死。
无耐的说道:“根据报上来的数字,今年参加科考的各地举子和举荐的人数可能近万人,听虞大人说,这是以前的几倍,臣想请皇上多录取一些。”
李世民问道:“为什么?”
李彦说道:“三个原因吧,第一,大唐初建,很多地方行政官员都是原来的武将,他们打仗行,但地方政务处理却不行。只有忠心不够,也要有能力,所以应该换一批人。全国十道好几百州,上千个县,需要大批官员。听说近二十年没有科考,可是为皇上积攒下一代人,所以,臣认为可以多录取一些有才能的人。”
李世民点头:“有点道理,还有呢?”
李彦说道:“第二,这些学子他们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一下被派到地方也很难发挥作用,还有可能出错,所以需要实习的时间。可以从低级做起,在实习的时候可以考查品行。能力重要,品德同样重要,只有在一定实习期间合格的才能正式授予官员。这也需要时间,所以更应该多录取一些,第三,大唐是一个国家,幅员辽阔,有很多地方是蛮荒之地,原来的官员让谁去也不愿意,好像流放一样。这些新考的官员,他们只要能入仕,是不会挑地方的,所以,皇上可以把他们安排到那些地方,一来发展那些地方的经济,加强朝廷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几年后,把其中有能力的调到关键地方,一旦有开辟的新疆土,也不至于没有官员,这叫人才储备,所以臣才提出这个建议,请皇上考虑。”
别说李世民,在坐的几个人都兴奋的站起来,连一向不喜欢李彦的温彦博也说道:“皇上,永宁公主这是谋国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风流军师】最新更新章节〖第261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二)〗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7/11794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