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风雨飘摇三五年(三)(2/3)

答让众人松口气,如果西域和尼婆罗向西域称臣,那大唐的面子往哪放?温彦博不屑的说道:“女人就是女人,小恩小惠就能打发掉。”

房玄龄摇摇头:“并非如此,李锦儿在执行李彦的战术,如果西突厥和尼婆罗向西域称臣,那大唐怎么办?而且吐蕃也不能干。再说他们不会反叛吗?这种建议好像李彦给皇上出过,让我们不要只贪图虚名,有实际的好处才能增加国力。”

李世民也明白过来,称臣有什么用?过一段时间还不是反叛?李锦儿这是捞实惠。但温彦博十分不服气:“西域偏僻小国,他们怎么威加四海?再说,尼婆罗和西突厥怎么可能向他们称臣,大唐是宗主国,是万国中心,李锦儿也不过有点自知之明而已。”

房玄龄没有争论,但李绩说道:“也不能这么说,李锦儿的方法是正确的,她总计出兵才一万多人,但是得回来的是一百多万收入,快有大唐一年的赋税多,加上牛马羊是一百多万,那就是她们根本没花自己的钱,还赚钱。要是战争一多,西域不但不会国力减弱,相反会增强,皇上,臣建议我们也这样做。”

岑文本连忙说道:“皇上,臣认为不可,李锦儿只是一个小国,当然不在乎名声,我堂堂大唐,如果那么干,如何能让四夷臣服,天子威加四海,德服天下,西域这种贪性,万万不可学习。”

温彦博连忙说道:“臣附议,岑大人言之有理。”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没有就话,他们也觉得如果打了胜仗,别人以臣服,再向人要钱,有点伤面子,有损仁慈。边塞小国本来就贫困,再拿出钱,那百姓如何生活?消息传出去,大唐皇帝仁慈之名有损。

房玄龄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李绩把嘴闭上。他也终于发现,和这些文人确实没什么可说的,难怪李靖已有病为由,根本不参加这样的讨论。李绩可不是李彦,他是不会争论这些的,所以不再说话。

李世民虽然很羡慕李锦儿的做法,但他也确实需名声,也就说道:“既然这样,那也就算了,各路军队归还本府,送弘化公主和亲,稳定吐谷浑,天气已冷,对于党项和白兰,来年再说,看看吐蕃什么态度。”

皇上发话,众人也不再说什么,各自散去。西北战事因为进入冬季,高原更加寒冷,所以,谁也不会打仗的。

一场战斗下来,损失的是吐谷浑,失去了党项和白兰,尼婆罗什么也没得到,损失了几千兵力和因地拉山口,还有不少钱。突厥只是损失了一些牛马和钱。

吐蕃得到两块地方,但却支付了尼婆罗的损失,否则他会和尼婆罗结怨,后面不稳。只好答应给他们补损失,得到两块地方,地盘扩大了,但钱却花出去了,还损失了好几千兵力。

这一场战争中,唯一没有损失得到便宜的是西域。经过了两场突战练兵,等于搞演习了,还给女王赚回来大笔的钱。臧铭岳美坏了。他按着女王说的,修一条环国公路也有了钱,还得到好几千劳动力。

单鹰他们抓人可不是只抓青壮年,是老少男女一起抓,那就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抓回来,本来这些人以为到了西域会惨不忍睹十分凄惨。

可到达以后,只是参加战争的人被强制劳动,其他的人却分到土地,可以好好生活。巨大的反差,让他们感恩戴德,发誓忠于西域女王。有些人竟然写信通知家里人赶快上这来,西域比他们那好多了。

通往吐蕃的昆仑山口和通往尼婆罗的因地拉山口在西域手里,两家再也阻止不了向西域逃跑的人流。

不但得到钱,西域又增加了好几万人口,西域王城议政殿里所有人都一脸的兴奋。赫连顺说道:“陛下,臣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弄到这么多。”

他嘴上是歉意,可脸上却是得意。在尼婆罗谈判大臣和西突厥大臣面前,那是太有面子,威风八面,两国的大臣屁不敢放一个,一听只是要钱,把地方还给他们,答应退兵,谈判大臣立即觉得回去有交待了,答应的很痛快。

李锦儿笑了,她也没想到这么顺利。也是,力量不行的时候,连李世民在渭水河畔都答应用钱买平安,何况这些小国。对于他们下面百姓怎么活着,那些贵族是不考虑的,只要西域退兵就行。

又没要求他们臣服以后纳贡,所以很痛快的答应。锦儿说道:“赫连仆射,以后记住,不露那么早的底牌,可能得到更多,这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连集市上卖东西的百姓都明白。”

赫连顺脸上的得意马上没有了,连忙施礼:“臣知错,请女王饶恕。”

锦儿说道:“刚开始我们还没有经验,总结一下,以后就有经验了。”

赫连顺连连答应,回去一定好好研究下,争取弄多点。听李锦儿的话,单鹰连忙说道:“陛下,什么时候再打,这回只是出动两个师,另外两个师还没参战呢?他们也需要训练,你看我们打哪?”

这种立功升级,得到赏赐的机会谁不想?那两个没参战的师马上就表示不满。再说这样打仗太容易了,一顿标枪、手榴弹几颗对方就崩溃。因为骑兵战马没听过这样的爆炸,首先就受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风流军师】最新更新章节〖第375章 风雨飘摇三五年(三)〗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17/11794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