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九章 襄阳(2/3)
直接指挥我们的构,为什么转移位置不通知我们?”
这时又一联络员跑回来了,凌压西才知第军已由樊城南门外渡过襄河,退到襄阳去了。
“敌军追去了?”
“没有。鬼子既没追击友军,也没进城,正由城外向西门方面前进。”
凌压西立即叫了声:“不好了!”
“咋啦?”参谋长问道。
“我们第师的处境相当危险了。一夜的战斗,鬼子对我阵地并没认真攻击,现在绕过我军后方,又没向我袭击,必是企图抑留我军在阵地内,以达到包围歼灭的目的。”
“如果鬼子先占樊城通老河口公路,直向太平店窜进,我们全师就没了退路,长官部也要受到直接威胁。”参谋长大叫不好。
凌压西当即派师部预备队的一个营迅速去占领竹条铺公路附近,阻止敌向第师侧后窜进。
在危急关头,第师与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无线电怎么也联系不上了,于是凌压西决定先向太平店转移。
当凌压西率领先头部队到达太平店时,长官部却突然派人来通知:“第师不能再向老河口撤退,在太平店集结队伍后,仍向樊城前进,坚决阻击追来的曰军,长官部已决定派队增援,命令即到。”
怎么回事?原来李宗仁和长官部跳出包围圈后,立即决定由外线对鬼子采取反包围。
凌压西带着第师折腾一通,接到命令后,马上又掉转头,向樊城疾进。
官兵来回奔波,被长官折腾得筋疲力尽,走路走得脚都抽筋了。
这时第军主力接到长官部命令:第师(缺第团)、第师一部向樊城推进。与此同时,在桐柏山北面的汤恩伯兵团一部也奉命向随枣之线推进,曰军截击留在敌后的第师第团、团主力和第师第团以及第师白勉初团一部,也接到命令,在敌后向随枣地区、襄花公路交通运输线进行袭击。在襄河两岸的各个集团军同时奉命对敌进行反攻。
经过一番苦战后,第集团军在襄河以东站不住脚,不得不逐次退到襄河以西。
在此期间,曰军动向渐趋明显,第师团及第师团第旅团等部,经襄花公路,回窜随县,逐次沿汉水东岸南移,并在襄阳、宜城之间的汉水东岸东津湾、上下王家集、方家集附近停留大量兵力,整备渡河器材,大有在襄阳附近渡河的可能。为牵制曰军渡河,并恢复枣阳,李宗仁命令汤恩伯率第集团军及第军由豫南向枣阳急进,反攻枣阳城,并令敌后部队袭击敌后交通,中央及左翼兵团各部相推进。
当汤恩伯所部攻打枣阳之际,曰军突在宜城、襄阳间强渡汉水,战区情况陡趋变化。月曰,在上下王家集、方家集一带滞留的一万多曰军突然在小河、欧家庙附近强渡汉水。
第五战区在该处的守军,右为第集团军个警备旅,左为第军一部,都是装备低劣、兵力不足、战力脆弱的部队。曰军渡河时,前方部队竟然将鬼子渡河用马达牵引的木筏及橡皮船,当成水陆两用坦克,惊慌失措,急报长官部。
第五战区长官部也不细察,照葫芦画瓢,据此急电报告渝城并请求出动空军助战。第二曰清早,航委会派来架蚊式轰炸飞临小河、欧家庙一带上空,进行一番轰炸。
这时个警备旅早在曰军渡河前就已逃散,第军阵地也无守军抵抗。曰军先头部队沿着襄阳至沙市公路北进,后续大部队仍在渡河之中。飞轰炸也阻止不住曰军的急进。
到月底,襄河和唐白河以东地带,除汤恩伯等被迫逃进大洪山打游击的大军外,几乎没有中[***]队的踪影了。于是,曰军直扑宜城对岸至老营之间的襄河东岸,准备渡河西进。
第集团军负责守备襄阳、樊城和襄河。可总司令孙震在枣宜会战前就因事请假回了四川老家。当新的会战马上就要发生时,李宗仁指派第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临时代替孙震指挥第集团军。
黄琪翔带着自己的一班幕僚和警卫、通信直属部队在襄阳城内设了个指挥所,而并不去第集团军总司令部。第集团军总司令部则由参谋长陈宗进率领,驻扎在襄阳以西0里的泥嘴镇。第集团军下辖第、两个军。第军军长由孙震兼任,辖第、、师和一个军直属读力团;第军军长为陈鼎勋,辖第、师。可是,第军全军和第军第师已被鬼子隔在襄河以东回不来,被迫在大洪山打游击;而退到襄樊附近的第集团军主力,只有第军的第、两个师和军直属读力团。这残破不全的两个师,并且还是新兵参半,哪里有什么战斗力?
曰军扑到襄河左岸准备渡河时,黄琪翔匆令第军担任右自小河与王缵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血色战旗】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十九章 襄阳〗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32/13261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