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左师触龙(2/3)
赵太后将长安君送去齐国为质,那比登天还难。赵太后得知齐国的条件,勃然大怒,怒斥群臣。想必是没人敢去触碰赵太后的底线,自讨没趣。
平原君不想气氛就这样下去,提声道:“不说这些事,来,来,我们共饮一樽。鲁兄,你难得来赵国,好好尝尝赵国的酒肆。”
鲁仲连也不着急立马促成两国邦交,举樽道:“皆说,天下美酒出邯郸。今日饮之,果真如此。平原君,赵酒我听说过。然,就是丛台酒,很少听闻。据说,丛台酒是赵武灵王建立丛台宫酿制的美酒,可有此事。”
平原君没有想到对方是好酒之人,忙道:“不错,丛台酒是父王所酿制。因名声不如赵酒,没有远销诸侯。鲁兄,你觉得丛台酒和赵酒谁更好喝。”
“都是邯郸美酒。”鲁仲连忙道:“皆说,上等赵酒和丛台酒,市面上价值千金。平原君请我喝酒,我可要多喝点。”
平原君闻言,大笑道:“今夜,我等,不醉不归。”
翌日,平原君醉酒,尚未醒来。忽然,有人站在门口喊道:“父亲,王上来了。”
平原君的儿子公子彤见屋内没人答应,又见赵王在会客厅等着,也顾不了那么多礼仪,推门走了进去,轻声喊道:“父亲。”
平原君听见有人之音,睁开眼看了看,见是自己的儿子,问道:“今日,又不上朝,你来干什么。”
“父亲,王上来了。”赵太后在大殿怒斥群臣,罢朝三日的事情,公子彤也知道。
平原君听闻赵王来了,瞬间没了睡意,坐上床榻,只觉头痛、脑晕。平原君扶着额头,问道:“王上,在哪里。”
公子彤道:“正在会客厅。”
“王上,怎么来了。”平原君很快就想明白了,赵王来拜访他的原因,喊道:“你先去替我招待王上,我随后就到。”
公子彤行礼,躬身退了出去。
原来,赵王丹去赵太后寝宫请安,顺便探一探赵太后的口风。赵王丹来到赵太后寝宫,却见有很多大臣跪在殿外有说赵太后。赵王丹进入大殿,行了一礼,向赵太后请安。
赵太后见王儿来了,让他找个位置坐下。
诸臣皆以家国、大义,劝赵太后送长安君去齐国为质。这些人,哪里知道,赵太后爱子心切。赵太后见这些人,不体谅自己爱子的那份情感,也不懂一个母亲的心情。赵太后看着这些大臣,总觉得是他们有意为难,处处与自己作对。
这些大臣的忠义之言,赵太后哪里听得进去。刚开始,赵太后还和和气气与大臣辩论几句。谁曾知,送走了一个大臣,又来一个大臣。他们都是用同样的语气,用同样的话,劝说她送长安君去齐国,缔结两国盟约,共同抵抗秦国。
赵太后怒色之极,抓起桌前的水盏扔了过去,怒喝道:“何人在劝我送长安君去齐为质,别怪我不客气。”
无论大臣如何求见,赵太后拒而不见。
赵太后痛色道:“我把齐王当亲人,他把我当成了什么。齐王要我儿去齐国为质,这不是要我的命。”
赵王丹见母后伤心,安慰了几句。赵太后看着他问道:“王儿,他们都想把你弟弟送去齐国,你是怎么想的。”
赵王丹不敢对视母后那道眼神,回道:“赵国由母后主政,孩儿听母后的。”
赵太后见王儿没有反对自己的主张,又说了几句,示意他退下。赵王丹行了礼,躬身退了出去。然,诸位大臣见做不通太后的工作,便来做赵王丹的工作。
赵王丹抵挡不住群臣的义正言辞,还有痛哭流涕,以及江山社稷之类的话,只好来到平原君府中,求援。
平原君洗漱打扮,穿戴整齐之后来到会客厅,请罪道:“不知王上来了,未能远迎。还请,王上恕罪。”
“叔父,休要多礼。”赵王丹道:“是我不请自来。”
“王上请坐。”平原君将上首的位置让给了赵王,自己则坐在下首。公子彤,早已经命人准备好茶水糕点。
赵王丹坐立之后,忙道:“叔父,寡人此番前来是为了齐、赵两国之事。群臣皆劝寡人有说母后,母后的性格,叔父也知道。寡人没有办法,才来找叔父商议。”
“王上,臣也没有办法说动太后。”平原君喝了口凉水,醒醒神,愁色道:“昨日的朝会上,王上也看见了。太后正在盛怒之中,这件事,王上最好不要提。”
赵王丹问道:“叔父,寡人为何不能提。”
平原君放下手中地水盏,耐心地说道:“王上提了,会令太后不快。也会被人认为是王上打压自己的弟弟。”
“这些寡人从没有想过。”赵王丹急道:“叔父都没有办法,我们如何应对秦国。”
“王上,遇事不可急躁,理应淡定。”平原君见赵王遇见事没有主见,又道:“王上是一国之君,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寡人也想,但寡人做不到。”赵王丹拿出前线送来的战况道:“秦国已经攻破了我国一座城池。寡人如何不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赵孝成王英烈传】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左师触龙〗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33/1331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