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将者之风(2/3)

。”平原君见赵王丹还没有吃透这句话,又道:“安平君这样说,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纵使伐燕不利,他也不会承担什么罪责。”

赵王丹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

平原君又道:“安平君这样说足以见得他是深思熟虚,用兵谨慎,而不是沽名钓誉,夸夸其谈之人。”

“寡人听了叔父这句话,总算可以安心了。”赵王丹回想起朝堂说的那些话,又问道:“叔父,寡人想不明白。寡人拜安平君为将,他不领命。非要寡人筑高台,才答应出征燕国,这是为何。”

“安平君是叱咤诸侯列国的名将,王上自然要筑高台拜他为将,方能彰显对他的恩宠,以及他的才能。再者,安平君毕竟是齐国人,我国的将领难免有人不服。安平君是想通过此举,证明自己伐燕是名正言顺。若是有人不服,他也有管制的权利。”平原君想到安平君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又不明说,就可得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确是一位有能力,且聪明的人,又道:“王上,我们就等着安平君击退燕国的消息传来吧!”

安平君离开丛台宫,并没有回到赵王丹给他安排的府邸。相反,安平君前去拜访马服君。

马服君主动请战,却被赵王丹和平原君冷遇。这位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男儿,那颗炽热之心是无比寒冷。马服君回到府邸,便将自己关了起来,闭门不出,也不见任何人。安平君来邯郸,是头等大事。赵国君臣无不相迎,马服君却没当回事。

马服君年岁虽老,但他的身子,还是比较硬朗。闲着没事的时候,总会在府邸之中研究兵书。身为兵家,最希望是自己熟悉的兵法,以及自己修写的兵法,能够流传百世。马服君坐在凉亭,正在观看司马穰苴留下一卷兵书,来了一人行礼道:“马服君,有人求见。”

马服君双眼盯着兵书,回了一句,“不见。”

那人也没离去,拿出一块玉递给马服君道:“来者说马服君见了此物,就会知道他是谁。”

马服君接过信物看了一眼,怔了一瞬间,“是他。”

“马服君是见,还是不见。”

马服君轻叹一口气,“喊他进来。”

安平君来到凉亭,行礼道:“马服君,好久不见。”

马服君放下手中的兵书,伸手道:“安平君,请坐。”

安平君见了老朋友,也不客气,坐在了他的对面。马服君问道:“安平君来见我,不知是为了何事。”

安平君淡淡道:“当然是来找老朋友叙叙旧,说几句话。”

马服君笑道:“我和安平君可不是朋友。”

安平君也不生气道:“我把你当朋友了。”

马服君问道:“说吧!来见我何事。”

安平君道:“赵王以济东之地,换我为将,出兵击燕。马服君,这件事不会不知道吧!”

“怎么?”马服君哼了一声,看着他,一字一句问道:“你是来嘲笑我的。”

“非也,非也。”安平君谦恭道:“我是来请教马服君伐燕之策。”

“请教?我没听错吧!”马服君笑道:“安平君以火牛阵大破燕国,挽齐国大夏于危难。安平君之名,天下谁人不知。安平君怎会来请教我伐燕之策。”

“我虽大破燕军,复兴齐国。那不过是走了好运。”安平君又道:“马服君一战破了虎狼之国战无不胜的神话。秦国十几年,不敢向东。我岂能与马服君之功,相提并论。”

马服君想起过往的事,淡淡道:“往事已过,提之,有何意义。”

安平君见马服君神色和睦,又有点凄楚,含蓄请教道:“赵武灵王沙丘宫变之时,马服君受到池鱼之殃,流落燕国。燕昭王有赵武灵王的气魄和胆量,锤炼边骑,伐东胡,破齐国。马服君深得燕昭王的信赖,被任命为上谷郡守。马服君对燕国的地形了如指掌,故而,前来请教破燕之策。”

“安平君,兵道不同,不相为谋。”马服君又道:“你我多说无益,还请自便。”

安平君不知道自己那句话说错了,竟然遭到了无情的驱逐。多年不见,马服君怎么变得他快不认识了。曾经那个与他论兵道,纵使双方怒目相争,但也会很和谐之人,再也看不见了。

很快,安平君便想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赵国武将诸多,还有马服君压阵。赵国高层,不以本国将领伐燕,却以地换将,想必是伤了马服君之心。此刻,他提起这件事,怎能不让人伤心。

安平君看着这位能够让所向披靡的秦国折损十几万将士的老将,却得不到重用,又想到自己,不被齐王所容,心中多了点心心相惜之情。安平君来此无非是为了见见老朋友,说几句话罢了。今,目的已经达到,也该走了。

安平君起身对着老朋友行了一礼道:“马服君,告辞。”

马服君也不是小气之人,回了一礼,淡淡道:“不送。”

安平君知道马服君的个性,说一不二,起身便走。安平君走出府邸,望着惨淡的天空,苦笑道:“来见老朋友,一杯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赵孝成王英烈传】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章 将者之风〗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33/1331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