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乐乘斩三将(2/3)

西;攻破三晋,也是朝秦暮楚;无论是张仪不顾国家信义,欺骗楚国,还是秦王稷不顾黄棘兄弟之盟,对楚国落井下石,最终楚怀王克死秦国。楚国也在秦国卑鄙的手段下,吃尽了苦头。秦国向来就是为了赢得胜利,不择手段。

秦国手段虽令诸侯痛恨。可,秦国还是欺压韩、魏,马踏郢都,掘楚王陵。中原诸侯,皆不能奈何秦国。今,秦国都退兵了,足以见得赵国不好攻伐。

成安君谨慎道:“我们没有秦国牵制赵国,伐赵,也讨不到便宜。趁我军未败,不如与赵国言和。”

“没有秦国牵制赵国,我们也能够拿下代郡,攻破邯郸。成安君不想一战败安平君,扬名诸侯。”高阳君抓住了成安君想要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那颗心。

“我们还是要小心些。”成安君被这些话所动,但他向来谨慎、稳重。否则,他岂能弑杀燕惠王,另立新君,位居高堂,封君拜相。

高阳君见对方用兵太过谨慎,笑道:“赵王不用马服君,却用济东之地换取安平君,简直愚蠢啊!赵王想用安平君一人,击我燕国,尘定北疆,莫非欺我燕国无人乎。”

成安君见赵国想要安平君一人,压制燕国,的确是欺人太甚,高声道:“赵王自大,欺我燕国。我们失去的,也该像赵国讨回来。”

“报。”一名斥候,走了进来道:“赵国向我们下宣战书。”

高阳君一把夺过宣战书,看也不看,扔在地上,怒道:“请成安君下令出征。”

诸将也主动请命。

“老夫见诸将,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倍感欣慰。老夫也不能灭了我国的威风,长他人的志气。赵将是许历如何?是安平君又如何?老夫征战一生,岂会怕之。”成安君高声道:“明日首战,何人愿一马当先,斩杀敌将,壮我声威。”

一人道:“末将愿打头阵,斩杀赵将,以正军威。”

“好。”成安君见一员虎将挺身而出,却不认识,问道:“高阳君,此将姓甚名谁。”

高阳君高声道:“他的名字叫荣辛,是我侄儿。有万夫之勇,诸将莫敌。成安君以他为将,首战,定能告捷,扬我军威。”

成安君身边一部将问道:“高阳君,战阵不是儿戏,首战至关重要,不可马虎。”

荣辛听后,愤愤不平,鼻息沉重。高阳君笑道:“有句话说得好,举贤不避亲。我侄儿有万夫之勇,也是诸位所见。他曾独率一军,伐齐,破五城,这是他的战功。”

成安君笑着道:“荣辛,你的对手是安平君。你可有把握战胜他。”

荣辛轻蔑道:“安平君不过是跳梁小丑,我出战,必将用斧头,将他斩于阵前。”

“好。”成安君见对方夸夸其谈,信心十足。既然对方夸下海口,他也给高阳君一个面子,表彰道:“高阳君有其侄,何人能敢比之。荣将军,老夫就以你为将,前去斩杀安平君,壮我声威。我若攻破赵军,拿下代郡。我定会向王上举荐你的功劳,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多谢成安君。”荣辛冷哼道:“我定会用自己的斧头,斩杀安平君,为国建功。”

翌日,午时刚过。燕、赵两国大军,列阵与前。旌旗迎风招展,遮天蔽日。四周的空气,骤然冷淡,充满肃杀的气息。

许历高声道:“燕、赵两国,从燕昭王时,两国便开始较好,数十年不起兵戈。今,燕、赵再续秦、晋之好。燕国为何不顾燕、赵之盟,以及两国之好,出兵伐我。”

成安君高声道:“燕国被齐国、中山国联合攻破,赵武灵王扶持燕昭王从韩国归燕继位,并以平叛驱齐的口号,击退齐人和中山人。燕国能有今日,赵国功不可没。”

许历喝问道:“既然如此,尔等为何不思赵国之恩,起兵攻我。”

成安君叱喝道:“赵武灵王在位时,燕、赵一直友好。赵何不顾两国友好,公开撕毁盟约,出兵伐我,还收留叛将乐毅,并以地封君。我王继位,赵何联合韩、魏、楚共同伐我。这就是赵国对燕国之恩。”

许历也知先王为了赵国的利益,的确做了很多不利于燕、赵两国友好之事。许历也没有被对方的话语给镇住,反问道:“先王为何联合韩、魏、楚攻伐燕国。成安君岂能不知。”

赵、韩、魏、楚共同伐燕,是因为安成君弑杀燕惠王,另立新君,且未逾年,便改号。许历一句话便让对方陷于被动。高阳君见言语上讨不到便宜,高呼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赵国可以伐燕,燕国也可以伐赵。安成君,不需与之说,一战分高下。”

高阳君看了身边荣辛一眼,冷声道:“该你上场了。”

荣辛骑着战马,手拿斧头上前,挑衅道:“安平君,还不快快出来受死。”

安平君见阵前有人挑衅自己,问道:“眼前这位莽夫乃何人。”

乐乘认识叫阵之人,应答道:“安平君,他叫荣辛,是高阳君的侄儿。”

“哦。”安平君问道:“此人有何本领,竟敢出来叫阵。”

乐乘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赵孝成王英烈传】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乐乘斩三将〗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33/1331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