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十五城入手(1/2)

刘表在荆州十余年时间,荆州承平,外无战事,内无叛乱,有恩于民。刘燕乃是刘表的继承人,刘磐,刘虎二人又是刘燕族叔。

这种纽带关系,便是越发的正统了起来。刘表留下的福泽便也越发的贵重了起来,人心所向还是其一。

这各种直接见解的恩惠,也渐渐的出现了。马却的情况,也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刘磐,刘虎认为刘燕才是荆州之主,并不是无故放矢。而马却如此豪爽,不仅送来了壮丁,还送来了大批急用物资。

消息传到北方之后,刘燕便是大手一挥。如刘虎的预料一般,任命了马却为江夏郡守,屯守汉阳,统五城。

并恩萌马却一子为刘燕身侧随从,进入核心的政治权利圈。而刘磐,刘虎二人乃是水军主副都督,又发下厚重的赏赐。

以表彰二人的功绩。

当然,也隐晦的告诉二人切莫实力增加,就疏忽防御,加紧守备。这些命令下去后,马却便是正宗的刘燕任命的江夏郡守,走马上任去了,只需要他不通敌叛国,纵横不法,便是铁打的官帽子。

当然,这一次刘燕乃是分兵二路南下,刘燕本人则率领王威,徐庶,刘忠,林仲,马大山等将军,总共一万六千士卒,到达了南郡。

到达南郡之后,刘燕选了南郡较大的一座城池,夷陵郡,没错了,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地点。

选了这座城池作为暂时的治所,刘燕自领南郡郡守。此时南郡已经大乱,江东任命的官吏,不少人选择了逃亡。

一些则是刘表时期便存在的县令等等。

刘燕对于这些县令进行了安抚,仍然让他们镇守城池,对于江东逃亡的县令空位,便派遣了身边的一些官吏进行补充,迅速的巩固了这些地盘。

不久后,南郡除了江陵城之外,便全部被刘燕初步掌控了。这些城池总共有十座,人口十万左右。

加上江夏城的城池,人口。刘燕一下子便多了十五座城池,大约十五万人口。实力上,便已经是大增了。

要知道,以刘燕原来的地盘,房陵,襄阳,新野三郡的总人口,也不过是五六十万而已,这一下子就增加了十五万人口。

当然,南郡最大的城池乃是江陵城,听说那座县城之内外的人口便有五万左右,乃是荆州首屈一指的大县。

如果获得整个南郡,恐怕人口增幅,便足足有二十万了,绝对是一个恐怖的人口数量。

当然,此时此刻这座城池牢牢的被庞统三人组给掌控在手中,刘燕是暂时拿不下的。所以,刘燕便只能对着江陵城流口水而已。

然后,便先做了别的事情。散布士卒,秘密的搜集各种大小船只,准备迎接蛮王沙摩柯。

说起这件事情,着实让刘燕欢喜,也不得不赞赏马良的口才实在是了得,简直就是舌绽莲花啊。

当然,对于这张嘴是长在自己这边的,刘燕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而这件事情,便也是简单。

因为整个南郡紧挨着长江,沿岸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渔船,再加上临时征调的一些富户的大船。

组成了一支杂牌的船队。

很快,时间便到达了双方约定的时间了。

………………

深夜!

荆南地区,公安城附近的刘备大营。尽管沙摩柯的蛮兵经历了三战三败的惨败,有些惨不忍睹。

但是刘备势力的上下将军们,都不敢丝毫懈怠。整座大营的守备十分森严,到处都是站岗,或者巡逻的士卒,几乎就是铁通一盘,说的夸张一些,便是一只苍蝇也难以飞进去。

在这戒备森严的肃杀之下,刘备的心情却还是可以。

因为刘备发现,这五溪蛮夷叛乱,除了威胁到荆南的危险之外,其实并不算是坏事,甚至从结果上来开,比他占据南郡,江夏三分之一的好处,只是少了地理位置的重要而已。

因为刘备想到了江东对付山越的策略,那是打进去,掳掠人民返回平地上作为耕种百姓。

所以每次山越爆发,都给江东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的同时,也补充了大批大批的人口,精壮。

虽然说越是爆发叛乱,越是强大有些夸张了。但是江东在一次次的叛乱之中,变得越来越强却是一个事实。

刘备以前其实也意识到了如果攻灭五溪蛮夷,对他的好处是巨大的。但是奈何实力不足啊,五溪蛮夷人口三十万,蛮兵三万。

而且盘踞在深山老林,如果贸然进入山内,怕是会整个都被吞下了。所以,刘备以安抚为主,只要蛮夷不反叛便是谢天谢地了。

而这一次蛮夷率兵出战,固然是坏了他的好事,也把兵力屯扎在了平地上,刘备以强兵三战三败五溪蛮夷。

这三战所杀伤的人其实很少,多数是刘备俘虏了。因为刘备下令善待蛮夷。他是打定了注意,乘此机会,将五溪蛮夷灭族。

化作汉人,耕田纳税。这不是不可能,毕竟五溪蛮夷与汉人接触无数年了,汉化其实已经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我要做皇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七十四章十五城入手〗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34/13491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