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节 林栎with江然:玉雕需要革新【三千两百字】(2/2)

据了玉雕界的半壁江山。

可以说是一声号令,江湖四方响应。

林栎和江然并肩站在演讲台上。

目光所及之处,坐着的尽是老手艺人。年纪多为四五十岁往上走,每一位,手底下雕刻功夫都有十年、二十年。

虽然他们有一身的雕刻手艺,但实际上,玉雕创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而此刻。

江然正将玉雕行业面临的严峻局势和盘托出:

“玉器日渐式微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我们不妨用玉器饰品与名表对比。

表,可以用钻石表面,可以用黄金指针,戴在手上,金光璀璨,视觉冲击力极强。

佩戴着一伸手,身份地位立刻便显示了出来。

玉器则不然。

玉器低调的品格与如今张扬个性化的时代格格不入。

在如今连视频都变成短短十五秒的年代,多少人愿意沉心品玩玉器?”

江然的话虽说残酷。

但事实的确如此。

……

“今天的会议是要讨论,玉器究竟该去往何处?

走向高端艺术品吗?可是能有几位大师?

走向低端吗?可是我们玉器的竞争力在哪里?难道靠情怀卖玉器?”

江然的话,让台下一片寂静,几乎落针可闻。

话音落下。

林栎站到了江然的位置,接下来的话,必须他来说:

“这段时间。我们玉雕界横空出现了一位超级奆佬秦核舟,作品可以卖出四亿天价。

江然的鬼工球能拍出三千万……

可这终究只是少数,作品拍卖价超过千万的玉雕师,不超过二十位。

须知。

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玉雕师,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但还等着吃口饭!

我们知道。

从古到今,玉器一直在变迁,一直在适应社会要求。

正如秦核舟所说:玉器分为神玉、王玉、贵玉。

由此可知,玉器,从来都是在革新的。

我认为,贵玉,不过是古代儒生的玩具罢了。

古代儒生喜欢病梅,就把梅花折得病恹恹的,以此为美。实际上糟糕得一塌糊涂,就像裹小脚一样。

龚自珍还写过一篇《病梅馆记》抨击儒生的病态审美。

所以,儒生给玉器施加的审美,该革新!”

林栎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尽不值。

一口一个数典忘祖。

林栎咬紧牙,非常生气。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技艺天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零一节 林栎with江然:玉雕需要革新【三千两百字】〗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37/13741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