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0章退朝罢(2/4)


众人的目光顿时一同转向了曹操。

按照正常来说,一般就是两种答案。

一种就是否认三连。

推脱得一干二净。

当然大殿之上也就不了了之的,但是相信很快在郡县各地乡野之中,就会传开了曹操有意包庇罪责,然后和某人同流合污,甚至比如说抢部下的老婆,跟某些人做朋友当老王等等,有鼻子有眼,就像是亲自站在老曹同学的床榻边上观战一样。

因为曹操无法否认之前包庇的事实,所以当然也就无法澄清之后的污蔑……

另外一种就是退让一步,让夏侯惇洗脱罪名。

但是这一种选择上,看起来像是夏侯惇洗去了罪名,但是实际上会让曹氏和夏侯氏之间产生隔阂,而这种隔阂一旦产生,后果如何也就不用多说了。

众人都等待着曹操做出选择。

曹操缓缓的从席子上站起身,抬起头,动作慢得就像是脖子上挂着一块石头。

『臣……有本上奏!』

天子刘协不由得吸了一口气,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口吻说道:『准奏。』

曹操左右顾盼了一下,接触到了他的目光的普通官吏,大部分都是低下头去,或是避开曹操的视线,唯有郭嘉在点头微笑。

曹操微微颔首,然后抬起头,沉声说道:『国之本为何?农桑是也!』

『然今大汉农桑如何?』

『文若~!』

曹操转头喝道。

荀彧低头往前一步,『臣在。』

『汝且与天子群臣,叙述当下大汉农桑!』曹操沉声而道。

『唯。』荀彧缓缓的抬头,『汉承秦制,以天下为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人十七。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万命并合,省都、国十,县、邑、道、候国四百余所。至孝明置郡一,孝章置都、国二,孝和至三,孝安又命属国別领比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至于孝顺,凡起、国白五,县、员、道、候国干一百薄,藏之乡县。』

『是时,天下垦天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孝光武诏令天下州郡检核其事,便是群吏上奏,或言忧饶豪右,或弹侵刻羸弱,或奏百姓嗟怨,或风遮道号呼!』

『便如今日一般!』荀彧缓缓的环顾了一周,须眉之间微微颤抖,神情略带悲愤,『孝光武帝遣吏奏事,见陈留吏书牍有云,视之,曰:「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孝光武询之,吏不肯服,后拷而诘问,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今日颍川乡野地方,亦是「近臣近亲」!此等度田计薄,不知县乡可有存文!朝堂不知乡县田亩几何,不知田赋多寡,唯有地方一言而蔽之!无以为度量!』

一时间朝堂上下,皆是静悄悄……

曹操原本在一旁眯缝着眼,此时此刻特意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协。

刘协有些尴尬的避开了目光,然后似乎发现自己这样做表现得太过于心虚了,便是又将目光重新挪回来,却见到曹操已经不再看他,而是半转身面向了群臣。

『种侍中!』

曹操看向了种辑,似笑非笑的说道,『听闻之前汝庄之中,收获颇丰,亩产粟十二石,诚为当贺也……』

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

对于一般的田亩来说,当下的产量平均约为三石。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土壤肥沃,水利灌溉比较方便,亩产也就高出平均水平,大概来说,如果灌溉良好的一些田亩,也就是灌溉田,平均亩产大概是四石往上。而临近城郭的田亩,因为不仅是可以得到灌溉,还可以得到额外的肥料,这被称之为『带郭千亩,亩钟之田』,也就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一钟,一钟大概等于四石六斗。

而最为上等的良田,在距离汉代不远的稽康在《养生论》中说:『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也就是说上好的『良田』亩产十石,也并非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当时天下公认的高产良田。

曹操说种辑庄园之中,可以亩产十二石,基本上来说就是为数不多特例了。

当然,曹操专门点明种辑,也是因为死的种宏,便是种氏之人。这一话虽然说的是田亩,但是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只要是不傻的人,心中多半都能听得出来。

种辑脸色微微有些发白,连忙拱手说道:『让丞相见笑了……只是一时偶然,不值丞相挂怀……』种辑此番回答,也算是可圈可点了。

曹操笑了笑,然后左右看了看其他的人,沉声说道:『尔等可知,关中上等良田所出几何?』

众人皆沉默。

曹操面向天子,拱手说道:『据臣所探,关中上等良田,亩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490章退朝罢〗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49/149970/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