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2章 城外萧萧北风起(3/4)

可是这又和曹军的急迫相矛盾……

世事往往都是如此,就是在左右之中取舍,极难两全。

张绣虽然不太明白,但是依旧点了点头,『行罢。』

荀谌点了点头,『曹军前锋兵马已临近坡下……张将军,不动则已,若是动起来……当以速为要。』

张绣拱手,『遵令!』

……

……

长安之中。

韦府这几天,倒也有些热闹。

简直是久违的氛围,让韦府上下都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

很多时候,在野党也是有一定的政治特权的。

如今韦端摆出一副为民请命,为民发声的面孔来,又是祭出了要监督贪腐,严查渎职的名头来,使得似乎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无名之冕,戴在头上闪闪发光,倒也唬住了不少人。

这些时日,韦端都是忙忙碌碌,办事会客,差点忙得自家姓什么都忘记了。

也不知道见了几拨客人,允诺了多少将来的好处,送出去多少画着的炊饼,等笑着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才算是揉着腮帮子回到了厅堂,坐将下来,唉唉的揉着自己的老腰。

一旁伺候的管事,连忙叫人送上了饮子,指点着婢女揉捏一下韦端的后背老腰。

『店铺……如何了?』韦端低声问道。

管事低声说道,『生意好了很多……』

韦端微笑了一下,点了点头,伸手接过汤碗,喝了一口,便是皱了皱眉,『让人换个方子,别用这温补的……还是用些清凉的好,这两天劳碌上火,牙都有些疼……』

管事连忙应下,可是又有些迟疑。

『嗯?』韦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无妨,无妨……百医馆……呵呵,哼哼……』

韦端这几天舆论攻击的主要方向,就是百医馆。

所以现在韦氏管事去找百医馆的人,多少就有一点尴尬。

医疗资源,在封建王朝期间,可以说是非常短缺的。

固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是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封建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贫困和物资匮乏的状态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医疗资源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投入和分配。医疗设施简陋,药品稀缺,医生数量有限,导致许多人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这些都是客观的条件,但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封建王朝之中,政治体制也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产生了影响。在封建社会中,政治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财富。因此,医疗资源往往也受到了政治权力的干预和操控。这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公平地分配给所有人,而是更多地服务于统治阶级和特权阶层,普通百姓则很难享受到其服务。

因为这一段时间来,潼关的战事吃紧,百医馆的医师抽调去了潼关左近,而留在长安之中的医师还要负责紧急救治转运过来的重伤员,这就导致了一方面在长安之中的其他人相对来说看病更难了,另外一方面因为转运而来的重伤员也都是处于很危险的状态,治愈率自然就大大下降,很多重伤员就算是撑到了长安百医馆,也未必能撑过手术去。

尤其是一些伤口并发炎症的败血病,内脏衰竭等,几乎都是无药可救。

即便是华佗,也是无能为力。

华佗善于救急,能从死神手里面十个人抢下一两个来,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太仓萦等人也减少了对于一般病症的治疗,重点关注于重病和急病。

这一切原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那么就是不同的故事了……

十个伤兵为什么就只能活一两个?

其他八九个为什么会死?

华佗,还有百医馆里面的医师,不都是被人称之为神医么?

太仓萦等人有没有尽力?

若是尽力了,为什么伤兵还会死那么多?

难道那些勇敢奋战的将士,就活该去死?

那些长安之中的普通百姓,为什么削减了看病的数量?

这些百医馆的医师,有没有消极怠工?

是不是百医馆在有意破坏骠骑大业?

前线将士在拼死拼活,为什么百医馆的医师还能『吃好睡好打扮好』?

韦端高呼要理性思考,却指向了让百医馆的医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将之前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的那些不靠谱的游方医生和当下的百医馆医师联系起来,表示那些游方医师又在百医馆里面重生了!

为了避免骠骑大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为了长安百姓的幸福和健康,为了那些英勇的兵卒将士的生命,是不是应该将百医馆的医师好好审核一番?

这是不是程序正确?

作为在野党,作为民间公蜘,是不是有这个发声的权力?

对于百医馆的种种『弊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3242章 城外萧萧北风起〗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49/149970/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