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懒握刑权(2/4)
师明珵施施然道:“都城巡检府自非兵事堂所辖,可也非政事堂所辖。何也?刑司自负其责,直授天子!此是我大齐国策。苏督说南疆不该开先河,师某深以为然。天子信爱武安侯,天下皆知。让武安侯来统管这个刑司,正是再合适不过。”>
“师军督说得好!”苏观瀛忽然笑了,抚掌赞曰:“南疆初定,治安常令本督困扰,奈何分身乏术,不能长治。这另立刑司一事,本督看来并无疑问。武安侯天资绝世、聪睿过人,如若愿承此责,我亦高枕!”>
于是两人又都看向姜望,表情俱都亲和,俱都带着鼓励。>
姜望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怎么苏观瀛和师明珵争着争着,平白又让渡出来一块巨大的权力来?还是又往他头上按?>
虽说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古话,可是他姜青羊算什么渔翁?>
无论苏观瀛还是师明珵,哪个不是能够轻易把他按溺在水中的存在?>
再者说了,他就算做渔夫,也常常是空竿来去、不计得失的。>
他来南夏是躲麻烦的,不是来争权夺利的!>
却一会一个收获,一会一个收获。>
不是他虎口夺食,是老虎不停地叼食给他,喂到他嘴边。>
哪有这样的静养?>
再“静养”下去,他都够格争南夏总督了!>
今日若是应承,往后苏观瀛掌政,师明珵掌兵,他掌刑,是真个可以与前两者平起平坐。>
这么多好处往身上砸,真就一点都不用付出吗?>
心中并没能想清楚因由,也完全不明白师明珵和苏观瀛的想法。但姜望已经果断地站起身来,对着两位心有山川之险的大人物分别一礼:“我非法家门徒,不通刑名,未学法经。心无大志,也懒握权柄。更对执掌刑司不感兴趣。尸位素餐,徒伤百姓。事关亿万百姓安宁,南疆治安事,还请两位大人再行斟酌。在下不方便旁听,就不打扰了。”>
也不给两个人说话的机会,便独自转身下了高台。手按长剑,专心地巡视起考场来。>
苏观瀛和师明珵想要说得他哑口无言,绝对不算难事,想要说服他,大概也有很多法子……且他先前在总督府就已经见识过。>
因而他索性不给这两位说话的机会,以示自己不争刑权的决心。>
高台上苏观瀛与师明珵对视一眼,彼此都有些惊讶。>
掌握整个南疆的刑权,这是何等权柄?可以借势组建起何等庞然的势力?又能够借此高位,获得多么大的官道助益?>
不夸张地说,整个大齐的官员,没有一个不眼热。>
武安侯今时今日也算得上是功成名就,可一直都是挂虚职无实权,明面上的高职,也还就是一个三品金瓜武士。这么好的掌握实权的机会,竟然不把握?>
在姜望这次来南夏之前,他们都与姜望没有什么接触。对这位新起军功侯的了解多是听闻,道听途说总有不同,人们口中的绝世天骄形象,也总有几分传奇色彩,难免失真。>
两人是都没有想过姜望会拒绝的。>
以为就如之前在南夏总督府一样,是要推让几次,才肯应下。>
竟是真的这么坚决吗?>
武安侯是有如此自信,完全不依靠官道,也能冲击超凡绝巅?>
在对方的眼神里,他们看到了同样的信息——他们都需要重新认识这位年轻的侯爷。>
于是各自都没有再出声。>
……>
对于姜望来说,这个选择并不困难。>
无非是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姜望到底走的是一条什么路?>
问完也就有了答案。>
今日拿刑权,明日要不要争南夏总督?后日要不要争相权?>
官道越走越远,越涉越深。>
自有官道以来,人道洪流的确汹涌,借势成道者不知凡几。可能够走出最后一步的,又有几人?>
做一个名相、名帅,并不比修行轻松。>
要了身前事,全身后名,自古以来,能做到的人也不多。>
于旁人或许是康庄大道,于姜望自己,却非良途。>
同意主持南疆官考,是他的确想做一点实事,且认为自己能够做好。除此之外,他并不想深陷其中,把自己绑在南疆官场。>
他的路不在官道里,他的路在自己脚下。他早已经确定了目标,那就不会为路上的任何风景改变。>
所以无论师明珵和苏观瀛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
他不懂,也不试图去懂。>
摆明态度就走,只专注于这次官考本身。>
说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心巡天】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章 懒握刑权〗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50/150411/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