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有恃无恐(2/3)

结果往往得自掏腰包来填补客户的亏空。

其次,因为不是信息时代,大部分的日本人都缺少证券行业的真确认知和金融常识。

好的地方是,这年头的人容易被证券公司的销售人员忽悠,稀里糊涂就把钱投到股市了。

但坏处是,客户往往不讲理地要求的证券公司包赚不赔。

而且越是高净值的客户越是如此,一赔钱就会找证券公司来问责。

遇到这种情况,证券公司迫不得已,也只得搞搞内幕交易,弄些“救护车股票”给受损的客户回血。

那么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客户在好行情下踏空没赚到钱,也会有人怪罪到证券公司头上。

说白了,这年头日本的证券公司不好干,很多时候销售人员都是左右不是人,必须要有点舌灿莲花的本事,和厚脸皮的能耐。

最后就是日本是一个高税收国家,资本市场是应美国爸爸的要求放开了。

可宽进严出。

想来日本吃肉的人,要想把钱从股市转走,其实比从赌场拿钱走要难得多。

往往巨额的资本利得税,就能剥下赢家的三层皮来。

尤其是像宁卫民这样赚大了的赢家,即使他的股票除了个人账户,大刀商社的账户,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港城离岸公司来投资的。

即使共和国和日本在1983年就税收政策签署了特别协定。

但他要想把钱从日本的故事顺利拿走,弄到其他的国家去,依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套现要缴税的,没有上百亿円这么夸张,但几十亿円也是免不了的。

所以伴随着这两个一前一后的嘲弄,五岛宽次身上的白花花肥肉也微微颤动着。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被两人说服了,这是暴风雨的前奏,意味着他真的动气了。

即将会有更大怒火爆发在佐川建一身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背刺二人组”的理由充分归充分,配合得挺不错,可架不住佐川所做的准备更充分。

他又不是傻瓜,职业经验也有,而且还和宁卫民亲密无间地勾结在了一起。

两个人面谈的时候,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阻力早已有过充分演练,这些阻碍和质问都在预计之中。

所以根本没给五岛宽次发飙的机会,好整以暇的佐川建一就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反驳。

“你们不用这么阴阳怪气的,你们这些问题我都可以做出解释。首先,宁社长是个外国人,他在日本东京就有好几处房产,好几家公司,股票投资不过是他资产的一部分而已。”

“你们可不要把他当外行,像他这样的人,有见识,有眼界,他的投资决策从来不假别人之手,远比那些投资专家高明得多,否则也不会短短几年,就这么轻而易举成为我们营业部个人投资金额排名第一的大客户。”

“同样的,他也有更多的投资选择。那么对他来说,拿一部分投资去海外做些别的投资,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嘛。他又怎么可能会反悔?即使踏空日本股市,他判断错了,对他来说也不是不可接受的。谁能知道,他在海外不会赚更多的钱。投资理念完全不一样好不好?人家是真正的富翁,国际炒家,世界公民,不是我们日本土生土长的土财主。”

“至于有人怀疑他的钱是付出巨大代价转走的,不会再轻易回来,或者认为他接受了营业部赠送的豪车,就不能做出投资调整,这就更是短视且无知的想法了。没错,宁社长从我们营业部提出这笔钱是投资海外不会回来了。可并不意味着他在日本本土就没有后续资金再继续加码炒股了。”

“好好想想,人家是有实业基础的好不好?除了拥有坛宫饭庄这样位于银座的高档餐厅,宁社长名下还有经营拉杆旅行箱的商社和位于麻布地区书店。这都是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更别说他还有许多银行业的朋友了。贷款上千亿円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营业部是否值得人家托付和信任。”

“更何况宁社长就卖出股票一事,已经和阪和兴业的北茂社长通过气了,作为陪同人员,我当时也在现场。我亲眼看到宁社长对北茂社长解释把阪和兴业的股票从百分之五减仓到百分之二,是暂时性的投资调整,他表示还很看好阪和兴业的未来发展,有机会还会补仓买回来,而且坚定支持北茂社长以理财技术为主的经营方略。所以就连北茂社长本人都对宁社长减仓表示理解和信任,难到这还需要怀疑什么吗?”

“反过来,我倒有几句不太好听的话,不得不说了。总经理,对于宁社长这样的客户,我们的两融业务,收取的利息可有点高啊。现在银行的利率都低到什么程度了,据我所知,宁社长最近从住友银行刚刚以百分之三不到的年利率贷到了几十亿円。照我看,宁社长把这件事告诉我,就是代表他有点不满了。所以也就难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潮1980】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有恃无恐〗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50/150695/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