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拆解,模块化科技的神秘!(1/3)
虚假的天才:九岁接触航天学,十三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5 2模式,二十成为博士,二十三岁连续发表c期刊点数拉满,二十八岁超级人才安置,进入最大的科研基地学习,三十四岁,一己之力推动航天学快速发展,四十岁,作为远征军的头号科学家进入废土参与卫星基地建设>
真实的天才:从外行到入门仅用十天时间,从入门到精通最终应用于实践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
无需用任何言语去阐述,也无需任何人的吹捧。>
这种奇妙的感受。>
是站在旁边,看着苏摩认真拆解发动机,吕宽心中冒出来的。>
如今,已是四月二日的凌晨四点五十分。>
在这个天还没有亮起来的时间,希望号已经悄然抵达规划好的最佳登海点。>
而趁着这个所有人还在沉睡的时间,为了最大幅度的节省研究用时,苏摩半夜三点便爬了起来,开始干活。>
此时,已经是他专注的执行任务第二个小时。>
但动作之间,在吕宽机器人的视觉之下,却是难以分辨出和一个小时前到底有什么变化。>
说起来,如果不是苏摩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生物的反应。>
吕宽甚至会认为,眼前的男子,才是真正的机器人!>
“吕宽,十三号钳子,芯片拆解刀,手持电弧焊,氧化盖膜,顺序给我!”>
没抬起头,随着苏摩的招呼,吕宽连忙摇动自己脚下的轮子,按照次序取来了苏摩需要的工具。>
面对未知的物件,在拆解的人选上,众人曾经还颇有争议的讨论了一番。>
当时,讨论出来的结果是,由艾剑锋接手,来进行机械方面的专业拆解。>
可惜,在苏摩进来后。>
这个人选被推翻了。>
受限于机械手臂的限制,虚拟实境中,苏摩自然是比不过已经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艾剑锋。>
但在外界,靠着灵活,苏摩却是远胜。>
人类的206块骨骼,639块肌肉,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角度支撑,可以让苏摩完成近乎于机床一般的精度。>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苏摩,已经完全具备了八级钳工的潜质。>
他的手搓,已经超过了地球上大多数机床的进度!>
“真是太怪物了,这简直就是满级人类来参加小学生的荒野生存啊!”>
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刺啦声!>
吕宽散乱的思绪,以及压在内心的吐槽收了起来,连忙低下身子接过了苏摩手里拆解下来的工具。>
同时,他的大脑快速接入了虚拟实境,视线偏转到了一处设备完整的实验室内。>
“统筹模块,第三标号,数据正在传输”>
“卓俊凡,欧阳过,请加快分析速度!”>
被叫到的两人没转身,继续专注着眼前的分析,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继而,将数据完整的发送后,吕宽又赶紧退出了虚拟实境,视线再度回归了机器人身体。>
“苏摩,统筹模块已经剩最后一块了,大家的意见是,拆其他地方?”>
“不然拆了最后一块统筹,机器停止运转就麻烦了!”>
苏摩点头:“好!”>
尽管有着系统的检测能力,但对于下一步拆解方向,苏摩仍然是两眼一抹黑。>
因此,对于众人的提议,苏摩毫不犹豫的采纳,开始拆解从外而内的第二模块。>
控制模块。>
但不巧的是,随着控制模块的第一标号顺利脱离主体,整个发动机的功率猛地一滞,下降了30%不止。>
“不好,发动机的功率还在不断的下降,不能再拆了!”>
“拆统筹,将最后一块统筹拆下来,看看有没有反应!”>
哪怕是在夜里,希望号整体的功率保持仍然在60%左右。>
这30%的消失,虽不至于产生大停电,但却让整艘船的电力供应一下子吃紧。>
反映到船上,则是共工马上停掉了一层船员室的大部分电力,将其按照规则供应到了临时科研室以及预警模块。>
没有反应的时间,随着吕宽的声音刚刚落下。>
苏摩便马上调转了视线,瞄准最后一块统筹模块,开始了精细化拆解。>
只可惜,随着这一模块的拆除,全物质转换发动机的功率再次发生了下降,来到了40%!>
“不行了,这发动机的原理居然是靠着闭环来进行逻辑检测的,在我们拆掉外面几层的时候,他会自我检测排障,暂时性的将这些模块排除在外,但我们拆多了,他就会动用另一层检测逻辑响应,直接削减功率来保证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一章 拆解,模块化科技的神秘!〗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51/15194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