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放留(1/2)
夏成德最后这句话,令堂上在座之人皆是一时侧目,各有所思。>
片刻之后,众人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杨振身上,等候杨振的反应。>
“老夏啊老夏,你说你这个人啊,真是经不起玩笑,跪着干嘛,快快起来吧。”>
听完夏成德的回答,杨振只琢磨了片刻,便知道了他的意思。>
他的意思就是,是战是降,你杨振说了算,你要战,我跟着你战到底,你要降,我也不反对,我也跟着你一起降。>
总而言之,不问什么是非,也不管什么对错,就是听你的,看你的,跟你走。>
面对夏成德这个态度,杨振还能说什么呢,对此,他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不能更满意了。>
当下,杨振便笑着起身上前,一边说着话,一边将夏成德拉起,让他坐回到他的位置上去。>
杨振的脸色变幻之快,直让那几个人瞠目结舌。>
但是他们眼见夏成德如此说,竟然也得到了杨振的认可,那几个看破了杨振心思的人,却又不淡定了。>
杨振抗虏之心十分坚决,这是他们早看穿了的。>
但是杨振誓死效忠大明之意,眼下却又很值得商榷了,效忠归效忠,但却不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愚忠。>
事实上,杨振试探众人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众人试探杨振的过程呢?>
经此一番相互的试探,方光琛、张臣、吕品奇再看杨振,眼光却又不同了。>
杨振与夏成德的对话,反倒让他们更加明白了杨振内心深处的立场。而这个立场,却也正合他们几个人无法言说的心意。>
说到底,他们心中,原也没有多少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可言。>
心中芥蒂消除,不再相互提防,众人便以杨振为中心,迅速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
至此,方光琛、吕品奇、夏成德三人,才算是被杨振真正接受为自己人了。>
接下来,松山城到底何去何从,便很快就有了定论。>
当天晚上稍晚一点,杨朝进、张得贵、李禄被前后脚了总兵府里,杨振向他们三个公开了黄台吉派人招降的事情,并向他们说了使者的身份。>
三人听了,皆目瞪口呆,大惊失色。>
张得贵和李禄二人还好一些,他们主要是吃惊于前来劝降的使者的身份。>
对于杨振打算扣留沈永忠,同时放还祖泽润的决定,他们没有任何不同的意见。>
他们两个都是杨振最信赖的基本班底,之前没请他们过来,恰恰是因为杨振对他们完全放心。>
但是杨朝进却不同了,作为监军内臣的他,对这种事情自然最是敏感。>
早在傍晚的时候,李守忠在西门城头对杨振说的那些话,就已经引起了杨朝进的疑虑。>
等他晚上被总兵府,听了杨振告知的事情之后,更是对杨振会不会投降的事情充满了高度的警惕。>
虽然杨振一再向他保证绝不会投降,但杨朝进还是坚决反对放还祖泽润。>
在他看来,有了祖泽润这个活生生的证据在手,上书皇帝,扳倒祖大寿,就指日可待了。>
与此同时,一旦放了祖泽润,不光错失了扳倒祖大寿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让祖泽润传递传去什么消息。>
比如说,杨振完全有可能瞒着他,通过这个祖泽润,与满鞑子伪帝黄台吉进行联络讨价还价。>
而要切断这个联络的渠道,杨朝进能够找到的代价最小的方法,就是将祖泽润也扣押在松山城里。>
杨朝进还执意去了一趟松山总兵府前院西跨院里的地牢,亲自去验证了祖泽润的身份。>
等到回来以后,他对众人说道:“你们担心开罪祖大寿祖家军,彻底断了松山城的唯一援军,所以反对处死祖泽润,这一点,咱家能够理解。>
“你们反对公开祖泽润的身份,反对将他们送交朝廷明正典刑,反对公开满鞑子伪帝派他前来劝降的事情,你们担心松山城中军心动荡,咱家也能够理解。>
“但是,像扣押沈永忠一样扣押祖泽润,并不杀他,而是留他一命,只是不让他离开松山城,不让他返回满鞑子大营而已,你们竟然也反对,非要放走他不可。这一点,咱家却不能理解。”>
说到这里,杨朝进略作停顿,尔后黑着脸对杨振说道:“杨都督,汉卿贤弟,咱家自从结识贤弟当日,即为贤弟你的智谋勇略所折服,并与你约法三章,不干涉松山战守指挥事宜。但是今时今日,松山是战是降,咱家却非要弄个明白不可。如果你要降,你先杀了我杨朝进再说!”>
杨振见杨朝进如此,一时有点哭笑不得,上前冲他躬身作揖,苦笑着说道:“兄长何故多疑?小弟若有降心,又怎会有今夜之会?放还祖泽润,无他,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新命记】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六三章 放留〗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52/15242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