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偶遇(2/3)

了各家网络媒体的头条。

而这辈子进入这个圈子后,才知道这货确实挺牛逼的。出身干部家庭,最初是学舞蹈的,很早就游历欧洲,八十年代就跟洋妞谈恋爱。后来考上北电之后,跟佳译哥是同班同学,相比默默无闻的佳译哥,这货在学校里也是出了名的“文艺才子”。

当年他最出名的就是跟蒋文丽有过一段,据说当年他带着蒋文丽去参加老学长兼同乡顾常卫的生日宴会,结果被老顾看上了,然后就把蒋文丽给撬走了。

当然这只是圈内的传说,没有亲眼见过或者得到当事人的印证,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如今他和蒋文丽、顾常卫从不来往,这是真的。

相比其他几位第六代导演,他出名算比较晚的,但成就却是最高的。他是继国师、陈大导、谢斐、贾科长之后,第五位捧起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中国内地导演。三年前,由他执导、余南主演的《图雅的婚事》夺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当时两人还是一对情侣,贺新和他认识,也是因为余南成了宁皓电影《无人区》中的女主角后在某个场合见过一面。

大凡有才、青年得志的人大都很嚣张的,王全桉自然也不例外。说实话,今天被他叫住,还热情邀请让贺新还挺意外的,因为印象中对方可是一个鼻孔朝天的家伙。

大概也是因为这家伙这种目中无人的性格,才会导致后来找技师被“群众”举报吧。

不过说实话,在圈内象到了他这种地位,找技师至少比那些潜规则的油腻渣男要有节操。

至于那位白头发、红衣服,尽管八十多了,看上去依旧精神矍铄,仪态大方,说话温文尔雅,牙口好,胃口好的老太太卢艳老师,在外界的传说中什么著名华裔好莱坞明星、首位华人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等众多头衔,其实老太太年轻时在好莱坞混的真的很一般,更多的是在湾湾和香港发展。获得过两届金马奖影后、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这是真的,演技还是很靠谱的。

多说一句,后世老太太以90岁高龄还曾拿过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而这届在休斯顿华人聚集区一家洗脚城旁边举行的电影节,影帝孙海鹰,影后大蜜蜜,最佳影片《逆时营救》。

而旁边那位长相性感的女演员莫小旗目前只能算是一位新人,帮着端盘子倒水,忙的不亦乐乎。

老太太和莫小旗都是王全桉执导的新片《团圆》中的演员,作为金熊奖得主,这次柏电影节主办方给予了老王充分的礼遇,《团圆》将作为今天晚上的开幕影片亮相。

俩口子原本兴冲冲是过来品尝广东早茶的,结果坐了一个多小时,尽听王全桉那家伙高谈阔论了,碍于礼节只能陪笑迎合。

不得不说眼下正是这个家伙最风光的时候,可能在他的理解中,主动邀请俩口子一起坐过来,已经给与了很大的礼遇。和贾科长、王晓帅、楼烨等人差不多,同样醉心于文艺电影创作的他,倒是对《万箭穿心》这部电影非常推崇,这大概也是他今天给俩口子礼遇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家伙真的很健谈,口若悬河,要不是下午还有新闻发布会,贺新真怀疑他一直能够说到天黑。

“后天就是大年三十,到时候一起过年吧!”

临走的时候,这位王大导又热情地向俩口子发出邀请。

贺新跟媳妇对视了一眼,忙道:“实在不好意思王导,我们这边也有一大帮子的人,都已经安排好了。而且后天估计到时一定很忙,就不打扰了。谢谢!”

《钢的琴》被安排在二月十四日,也就是大年初一首映。按照电影节的安排,十三日当天还有新闻发布会,然后还有各种为第二天首映的造势和宣传活动。

相比在春暖花开的五月,明星荟萃、佳片连连的戛纳电影节,以及在仲夏时节平添几分轻松和浪漫的,星光璀璨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在天寒地冻二月份举行的柏林电影节实在乏善可陈。

没有棕榈树下的香槟,有的是瑟瑟发抖的红毯走秀和一边烤着“小太阳”灌下肚去的德国啤酒。

然而超过三十三万张门票和多达五百万的观影人次,却是全世界观众最多的电影节,同样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所以每个来到柏林的剧组都对在此首映非常重视,都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片商,把自己的电影卖个好价钱。

“这样啊,那实在是太遗憾了。”

王全桉学着外国人腔调耸了耸肩,双手一摊,作遗憾状。

也许他是真心邀请,想把场面搞大一些,热闹一些;也许只是客套一番。

贺新却抓住机会道:“那啥,大年初一《钢的琴》首映,如果王导、卢老师、莫小姐如果有时间的话……”

他的话还未说完,王全桉便大手一挥道:“没问题,到时候我们一定过来帮你们撑场子!”

这话听上去似乎有点狂妄,但是作为金熊奖得主,他还真的有这个资格。

别看近二十年来,中国电影人在欧洲三大节上鼓捣的挺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是演技派】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六十一章 偶遇〗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52/15276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