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噩耗(2/3)
从各营抽调人手八千,同时从虎贲营里挑了校尉十九员、都尉三十八名、骁骑一百一十四名。>
“一个校尉带俩都尉六个骁骑,携布告文书,前往西安府六州十三县,县城出兵三百、州城出兵五百,想办法进城。”>
刘承宗看着这些元帅府最精锐的中级军官,下令道:“能进城,则接管城防,进行登记人口、丈清田亩的工作。”>
“要是进不去,就回来叫人。”>
说罢,待众人应命,刘承宗这才笑眯眯道:“当然,能不攻城最好,以和为贵。”>
刘狮子不怕攻城。>
他已经命米剌印在耀州、乾州一带的山区采掘矿石,同时命咸阳知县赵跻昌设立窑厂,征集民夫调配至三大营的神器把总麾下,于渭河北岸就地修起高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战铸炮。>
围攻西安府城,少不了炮轰城垛,眼下随军的千斤野战铜炮在攻城战役中不够看。>
毕竟西安府有护城河,炸城之类的法子不好用,如果是重炮,倒是有可能把城墙较薄的上半部分打塌,形成几道容易登城的缓坡。>
为此他需要三千斤往上的攻城重炮,如果西安府的州县有不愿被接管的,调几百头牛拉十几门炮过去也一样。>
只不过刘承宗认为,整个陕西百废待兴,沉重的战后重建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周围的小县能不打就不打,多个人就多个生产力,总有能用到的地方。>
安排好这件事,刘承宗并未休息太久,帐外便有亲兵来报,帅府的制图师薛和尚回来了。>
薛和尚风尘仆仆,带着俩新城书院的学徒,仨人抱了满怀的画卷,一进来就喜气洋洋道:“大帅,魏参将的兵在白鹿原修了土山,用望远镜勉强能俯瞰府城,城墙规制已经画出来了!”>
“干得好!看城墙了吗?”>
刘承宗话音刚落,薛和尚便道:“魏参将就在后面。”>
很快,魏迁儿也回来了,脸上表情有点复杂,进帐便对刘承宗行礼道:“大帅,西安府城不好打。”>
“怎么说?”>
魏迁儿从怀中取出一封自己的笔记,边递边道:“西安城有护城河,城周二十三里,墙高四丈,顶厚四丈、底厚五丈,拐角、马道、马面还有加强,咱的炮……”>
说到最后,魏迁儿的表情有点古怪。>
很明显,对付这种巨城,再重的炮也很难轰开。>
十几米厚的夯土城墙,包上青砖,这玩意儿和山有什么区别?>
刘承宗翻看绘图沉吟片刻,开口道:“那还是在城外铸千斤炮……九十八座敌台?”>
薛和尚带回来的西安府城绘图非常精美,但上面绘制的完全是一具巨大的战争机器。>
城墙四面,每隔不到百步就有一座凸出的敌台,敌台上则建有敌楼,完全能将护城河对岸数十步收入射程之内。>
这无疑为攻城增加了难度。>
任何人在这样的城池面前,强攻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刘承宗也一样没啥好办法,除了围到断粮或里应外合之类很难得手的法子,便只能以火炮摧毁敌台、城垛、门楼,打得它站不住人,再用云梯蚁附,占领城墙。>
然而以西安府城的规模,这样的庞大攻势,会让弹药消耗上涨到一个恐怖的数字,甚至就连火炮都会成为消耗品。>
好在,刘承宗并不觉得自家缺火药。>
元帅府的火药储备比起大明非常少,每年也就康宁府为了抵税,往西宁运送六万到七万斤火药。>
当然,这个数字如果放眼世界范围,其实已经不少了,一百多年后的美国独立战争,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火药年产量也就这个水平。>
但元帅府每年从康宁府向西宁府起运六七万斤火药,完全是因为不进行全面战争,搞那么多火药没用。>
康宁府的硝石是洞硝,每洞煎炼个几千斤,制造上是辛苦了点,但运输起来很容易,装上牦牛车,沿着官道一路都有驿站,直接送到西宁府即刻。>
而散布在干旱地带的土硝,制做倒是简单,运输起来就麻烦了。>
就比如格尔木、哈密、敦煌的硝石矿,发现倒是发现了,制作倒也容易,但偶尔集结人手取一次还行,难以持续。>
因为要持续性运输这些东西,得专门在戈壁滩上修路、建驿、打井,可做了这些,别说刘承宗的元帅府了,就是整个世界的所有战争加到一起,都消耗不掉那么多硝石。>
所以元帅府没有战争的时候,干脆就不采。>
毕竟硝石这东西,开采制备之后,该用就得用,放着不用容易受潮浪费。>
偏偏它还不能直接大量做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顽贼】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二十一章 噩耗〗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0/16098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