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红了(1/2)

一老一少,开始向山上走去。老人走在前面,儿子随后,司机在最后面跟着。

老人身子骨结实,要在平时,他用不了二十分钟,就爬上了家后面的那座山坡。

老人心疼儿子,感冒又刚好,就蓄了体力。走一段路,就蹲下来吸一袋烟等等儿子,看儿子撵上来了,就再站起来向前走。

山里人走路是大步甩,速度快,这让在市里呆久了的儿子,无论如何也撵不上老人的步伐。不一会儿功夫,老人又把儿子甩远了,儿子就冲着老人喊:爹,您恁大岁数了,还是毛脾气。干啥都急匆匆,就不能慢一点儿。

老人看儿子柱一截木棍,艰难地向上攀爬,就放慢了脚步。心想:儿子也挺不容易的,五十多岁的人了,管几百万人口的书记,他可受不了这个罪。就撂下一句话,你慢慢走,我先上去一步,看看哪棵树柿子多。

老人在半山腰的一片柿子林停下,一个个红绣球一般的水柿子,在树上倒挂着,甚是好看。可惜,伸手就能钩着的红柿子早被有眼人摘完了,剩下的都挂在高高的树干上。也好,凡是钩不着的柿子,都肥大鲜红,肚里裹满了浆液,吃起来肯定蜜甜。

就看见几只灰喜鹊落在树上,把长长的喙插入柿肉,吸食烘透了的浆液。

望着柿树上灰喜鹊吸食浆液的样子,老人轻轻拍了几下巴掌。他想,这么大这么红这么软的水柿子,应该留给儿子和孙子吃才对,灰喜鹊就守在山上,不缺山果,想吃啥就吃啥,我儿子一年才能来几次啊!

老人用手指头掐着算了一下,从上次儿子离开到今天相见,已经有七个月了。说起来就百公里的路程,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但他知道,儿子太忙了,忙得都是大事情,他不想打搅儿子。

老人本不想打这个电话,但儿子上次走时交代过。生日前一个月,一定要给他来个电话。儿子心里的想法老人知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家乡有个风俗,给老人暖寿,一定要提前,尤其逢七十三、八十四这两道命坎儿,更应该提前一个月就暖寿,提前暖寿了,这个命坎儿也就提前化解了。

偏偏就又得了感冒,一卧床就是十几天。老人心里很不踏实,想着早早把生日过了,八十四这道命坎儿也就翻过去了。

老人在打电话时,故意不提暖寿的事,他想试一下儿子是否还记得。他说:秋了,家里后山上的柿子红了,都快要烘到树上了。烘了多可惜啊,摘一些给孙子带回去吧。老人知道儿子忙,一位市高官,掌管着几百万人口。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公家人啊,哪有自己的时间。

儿子很孝顺,来的时候,就把蛋糕定做好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更不敢惊动地方官,只带了司机一人,开一辆很不起眼的私家车,悄悄来到了村子。

中午,爷俩就喝了几杯,老人没敢把自己感冒的事告诉儿子。他怕儿子担心,影响了工作。儿子做了老爷子最爱吃的一道菜,小鸡炖蘑菇,还亲手做了一碗长寿面端给自己的父亲。

看着老父亲高高兴兴地把长寿面吃下,儿子又亲手把蛋糕切了几块,一块夹在了老爷子的碗里,一块放在了司机的面前。他对司机说:给老爷子咬一下灾吧,祝他老人家长命百岁。

说话的时候,儿子的眼光不敢正面看老人,他觉得自己的父亲这两年苍老多了。自从前年母亲下世,把父亲一人丢在山里,他觉得从内心愧对老爷子。他原本要把老人接到市里住的,老人说:金窝银窝,都不如我的狗窝,我在这大山里住惯了,哪儿也不去。

爹,再等几年,我退休了,一定天天陪您,把您接到市里住,您要是不适应,我就搬过来。话一说完,儿子的眼眶就有些模糊,父亲今天已经过八十四岁华诞了,八十四岁的老人,能活到我退休的那一天吗?儿子偷偷瞅了老人一眼,心里一阵阵揪心地疼。

老人用竹竿钩下几只柿子,用手捧着。看见儿子和司机气喘吁吁地走了上来,就迎上前去,把柿子递给他们说:我们后山的柿子,大如苹果,红如绣球,甜如蜂蜜。

两个人就蹲下来,吃老人钩下的柿子。儿子和司机的嘴巴上,就沾满了一层柿子溢出来的橘红色的浆液。老人叼着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老人想,要是儿子一个月来看我一次就知足了。山里不缺山果,下次再来,我一定要给儿子采一些山核桃。

儿子好像看透了老人心思,心里酸酸的。最近几个月,市里也太忙了,等过了这阵子,一定要多来几趟看看老父亲。

儿子就心疼地从老爷子的手中夺下烟枪,劝他少抽几袋旱烟,多保养一下身体。为了把气氛搞得活跃些,儿子对司机说:你信不,我爹八十岁的时候,还上树掏鸟蛋呢。

老爷子咧嘴笑了,儿子说的一点儿不假。四年前,小孙子放假来山里老家,老人有事没事就领着小孙子来山上逛游。看见一颗高大的榆树上喜鹊在抱窝,就对孙子说:你信不信,爷爷爬树上给你掏个鸟蛋。小孙子当然不信,就摇了摇头。老人就来到了树下,怀抱着榆树,蹭蹭几下上到了树上。

一想起孙子,老人止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梦中的谶语】最新更新章节〖柿子红了〗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2/1623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