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君臣(2/3)

的女子,但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再说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等灭了建奴,臣的婚事一定马上办”

王泰赶紧解释。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丁香和朱妙婉的样子。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说的好”

崇祯轻轻拍了一下桌子,随即正襟巍然。

“王泰,朕给你下一道圣旨,关外的战事结束后,你和李定国,必须成婚若是抗旨不遵,提头来见”

“谨遵陛下圣意”

王泰和李定国无奈,只有接受了崇祯的摊派。

“王泰,你在河南诸般善政,朕都看在眼里,你辛苦了。”

崇祯没有再谈婚姻,但对王泰的态度,显然又是好了不少。

“谢陛下体贴,臣会继续努力,不辜负陛下一片良苦用心”

顾绛还想再谈弊政,被王泰桌子底下狠狠拧了一把大腿,疼痛钻心,终于没有开口。

“王泰,你在河南,知道这中原日报吗”

稍稍沉默片刻,崇祯忽然转移了话题。

“陛下,臣既要忙于民政,还要带兵打仗,日理万机,对于这个中原日报,没有太过注意。不过,这个报纸信息灵通,有时臣作的诗词也会被登在上面,针砭时弊,不乏国家大事。臣回去后,马上让人密查此事。”

王泰暗自心惊。难道说,皇帝要对中原日报痛下杀手了

“那到不必。朕问此事,也是想问一下援救锦州之事。王泰,你可有什么详细的见解”

崇祯摆摆手,王承恩赶紧从后面拿出几张报纸来,一张上面,有清晰的关外地图。

崇祯端起茶杯,悠悠叹了一声。

“洪承畴率九边精锐去解锦州之围,若大军粮草不济,13 万军马人吃马嚼,必会不战自溃。若大军被围,谁去增援”

“陛下深思熟虑,臣也有此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粮道被劫,大军危矣,天下危矣。”

王泰暗自庆幸,崇祯并不是历史上所说一味促战。事关重大,军国根本,不可能头脑发热,任意妄为。

看来这报纸,果真是起了作用。

崇祯指着报纸上的地图,皱紧了眉头。

“大人,宁远到锦州 200 里,一旦粮草被断,围城打援,”

顾绛忍不住开口,一旁的李定国却是冷冷一笑。

“围城打援,建奴也要有本事打掉”

王泰点了点头,李定国言之有理,战争的本质,还是要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之上。

“陛下,洪督师统九边精锐,河南卫军愿为后军,保持大军无后顾之忧,早日解锦州之围”

王泰抱拳,铿锵有力。

“王泰,保大军后路畅通,兹事体大,河南卫军能行吗”

崇祯目光中的犹豫,激起了王泰的熊熊烈火。

“陛下,请以王承恩公公,或高起潜公公为监军,河南卫军可堪重用,日后自有分晓”

崇祯点了点头,眼神中的怀疑始终没有散去。

“陛下放心,不让建奴血流成河,臣无颜再见陛下”

李定国满脸通红,肃然施礼。

“陛下,时无英雄,使竖子称雄。关外一战,我河南卫军,绝不会给大明丢脸,绝不让陛下失望”

顾绛声音响起,微微颤抖,面色凝重,又有些许愤怒。

王泰暗暗叫苦。这两个猛男,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是代他立了军令状。

“好”

崇祯兴奋的声音里,有一丝的期望。

“王泰,以你看来,不能一战而灭建奴朝食吗”

“陛下,战争打的是后勤供应。如果我大明风调雨顺、国力强盛,自然可以一两年就收复关外。但如今”

王泰看了看满眼期待的崇祯,斟酌一下,站了起来,肃拜一礼。

“陛下,以臣估计,多则 10 年,少则 5 年,建奴必灭。但前提是我大明万众一心,励精图治。”

王泰也并非信口开河。只要大明不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只要大明励精图治,区区黄太吉多尔衮,早晚都是瓮中之鳖。

“510 年,这也太久了些”

崇祯恍然若失,目光中都是失望。

王泰暗暗摇头。崇祯皇帝,未免也太心急了些。

“王大人,久闻你是诗词大家,你就即兴一首,给陛下评评。”

一旁的王承恩忽然开口,让王泰心头一惊。

王承恩开口,崇祯也是一怔,随即轻声笑了起来。

“王泰,上一次是“犹有花枝俏”,不知这一次,你是作何词”

顾绛和李定国都是吃了一惊。看来,面圣时七步成诗,果然是确有其事。

“陛下,请借文墨一用。”

该高调时高调,反正是借花献佛。

“好快快准备笔墨纸砚”

崇祯也是兴致勃勃,声音高了几度。

这个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匹夫】最新更新章节〖第35章 君臣〗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8/168049/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