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当局者迷(2/3)


明亡之奸臣,汉衰之奸人,若是没有这些汉奸们前仆后继、甘为驱驰,把刀子递到清军手里,何以有甲申巨变,清军何以能入关,问鼎中原?

王二看王泰脸色难看至极,大踏步上前,大喝一声:“还不快滚!”

范贵仓皇而去,屋中人都是脸色凝重,许多人都不明白,王泰为什么对这山西范家,有如此大的成见?

文世辅心头巨震,不可思议地看着王泰,脸上阴晴不定,心头千思万转,恍然若失。

为何为了这些子虚乌有的传闻,就轻易放弃了近十万两银子的一笔买卖?

而他,为蝇头小利,还在苦苦求田问舍,甚至委身下……

李信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听闻咸阳的王二杆子仁义好施,今日一见,仁义不说,为国为民之忠勇,更是难得。

董有为和董士元等人面面相觑,各自心中叹服。跟着这样的主人,才真正是跟对了人。

西安府巡抚衙门,院中的树木光秃秃,人人穿上了棉衣,虽然还没有到寒冬,却已经有了几分迹象。

经过前面的院落,来到后院,几株冬青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大人,张知县与王泰在外面求见!”

“快请进来,他们可是我的贵客!”

孙传庭的声音自堂中响起,依然是中气十足。

张名世和王泰两人进来,孙传庭放下手头的公文,抬起头来。

“张大人,王泰,不必多礼。坐下就是。”

孙传庭目光扫过二人,停在王泰身上,特意停留了一下。

“抚台大人,我二人今日前来,是为秋赋而来。这是账册,请抚台大人过目。”

下人接过账册,上呈孙传庭,孙传庭看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张大人,你政绩斐然,何不多留任几年?&nb;你若是有此意,本官可以向陛下举荐。”

张名世已经五十八岁,明年就要致仕。孙传庭看他垦荒抚民,境内治安良好,也是起了惜才之心。

张名世施了一礼,苦笑一声。

“抚台大人,下官已近花甲,年老力衰,还是将机会留给王泰这样的年轻后生。大人爱才,定然不会错过。”

孙传庭微微点了点头,看着王泰,脸上难得地浮起一丝笑容。

“王泰,你垦荒营田,赈灾流民,剿灭流贼,使得咸阳县欣欣向荣,成了陕西州县之表率。本官甚是欣慰。”

“多谢抚台大人错爱,小人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人一定再接再厉,上报国家,下不负黎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王泰赶紧上前拜谢,言辞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王泰,如你所言!”

孙传庭欣慰地点点头,示意王泰坐下。

“开垦荒地两千三百余顷,赋税两万三千石,折合纹银一万六千两……”

孙传庭看着账册,目光炯炯,下面的王泰胆战心惊。

“王泰,荒地开垦,所得如何?”

“回抚台大人,所有田亩所得,共四十五万石粟谷,一万石作为赋税交于鄠县,西安府和长安县各交三万石,垦荒的百姓得十八万石,余下的约二十万石是小人所得。”

王泰老老实实,和盘托出。

“这样看来,咸阳县的荒地,让你垦荒的差不多了。”

孙传庭点了点头,王泰的坦诚,倒是让他满意。

“王泰,那你投入几何?”

“回抚台大人,投入纹银十五万两左右,也是小人家中所有的积蓄。”

“投入十五万两,田产所得二十万石,你又以平价卖出,加上你下面那么多人要养,还要赈灾流民,诸般辛苦,所得最多不过两三万两银子。”

孙传庭摇了摇头,感叹了一声。

“王泰,你如此大手笔,到头来受惠的是西安府乃至陕西的百姓,你不错!”

孙传庭如此,堂内的其他官员也是肃然起敬。十八万石粮食,可够四五万百姓一年的口粮。这王泰,为了垦荒赈民,可是豁出了身家性命。

“小人也只是尽微薄之力,若不是张大人鼎力相助,小人就是想垦荒,也无地可耕呀!”

王泰说完,使了个眼色,王二赶紧出去,很快,几个大木箱被乡兵们抬了进来。

“抚台大人,这是纹银两万四千两,请你过目。”

王泰摆摆手,乡兵们依次打开了箱子,里面白花花的一片,惹人眩目。

“王泰,你不错,练的好兵!”

孙传庭目光在抬头挺胸、肃然而立的乡兵们身上停留,赞叹了一声。

“和大人的秦兵比起来,上不了台面!”

王泰自谦的话,让孙传庭脸色一板,随即微微摇了摇头。

“秦军勇则勇矣,不过,和你的乡兵一比,他们没有这个精气神。你也不要妄自菲薄!”

孙传庭说完,从堂上走了下来,来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匹夫】最新更新章节〖第74章 当局者迷〗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8/1680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