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二章 博学的父亲(1/2)

陈由红的父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农民,可以博古通今。 也许是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所以他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陈由红与他的父亲并不是很亲近,他知道父亲渴望与子女们没有隔阂的交流,但往往这样的交流都会不欢而散。长大成人之后,他们兄弟姐妹尽量选择少回家,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还是无处不在。

参加工作后,陈由红的父亲每年都会来看他一二次,陈由红向父亲汇报他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父亲则给他讲一些历史上的典故,教育他如何处事做人。父亲每次出门背的黄色帆布口袋里,一定有一本他正在阅读的书籍,陈由红坚持学习的习惯正是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

父亲喝茶之后,开始询问他的近况“你到师大学习还适应啥?在师范你学中,现在学什么专业?”

“当时没有合适的中专业,我就报考了地理专业,五年制本科函授,每年四次面授机会。”

“学业方面你自己做主,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在中方面进一步深造也许前途更好一些。既然学了地理就把要学精学透,不要一知半解误人子弟。”

“爹,您放心,我会刻苦学习的。”

“你在学业方面我不会担心,陈由俭、陈由凤你要多管管他们,要教育他们学有所成。”他父亲的是他的弟弟和妹妹,一个下学期读高三,一个下学期读高一。

“我会定期给他们写信,嘱咐他们勤奋学习。”在众多子女中,陈由红算是学习非常刻苦的一个,陈由红的大哥在县一高读了六年,学习成绩优异,但受化*革命影响没有参加高考,后来当兵提干,很少回家。

正在他们父子交谈的时候,赵兰翠把东风货车开到陈由红住房前的场院停下,来到陈由红的房间“陈老师。有客呀?”房间的门是打开的,赵兰翠走到门口就能望见屋里有两个人。

“哟。赵师傅。快进来坐。”陈由红忙起身相迎。

“爹。这位是木器厂的赵师傅,开大货车的。”陈由红向他的父亲介绍赵兰翠。

“大伯好!专门来看儿子呀?”赵兰翠这位大货司机,算得上见多识广,所以她落落大方,并不拘束。

陈由红的父亲露出慈祥的笑容“姑娘年纪轻轻,就开车挣钱,真女中豪杰呀。”

“大伯。豪杰称不上,挣口饭吃。你儿子才是人才,他不仅书教得好,而且还会赚钱。”眼光转向陈由红接着:“我来告诉你,南山上有两车木料,刚才卖主来找厂长,遇见了我,我想这笔生意给你做,就叫他回去准备,下午去拉。”

“非常感谢!中午我们一起去吃饭,下午就去拉,赚的钱我们两个分。”陈由红心想,开学以后就忙碌了,没有时间搞这些歪门邪道了,趁开学前有机会就要多赚点。所以,这次机会他不想放弃。

“南山很近,只有七八里路,下午抓紧点,跑两趟应该没问题。赚的钱是你的,我只要运费。”赵兰翠这是在帮陈由红的忙,其实,她直接把木料拖到木器厂可以赚更多的钱。

陈由红的父亲不是迂腐的人,儿子利用业余时间赚钱他是不反对的。以前陈由红上学读书的时候,寒假暑假,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他的父亲总是安排他们去挣钱补贴家用。到山上捡木耳,捡橡碗子,捡桐子,甚至于打全皮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都干过。挣的钱都一分不少的交给父亲,然后根据家庭情况统一开支。在那个大家庭,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勤劳、节俭、协作、友爱。

“由红。你们有事去忙,我回去了。你有时间就回去看看吧。”

“爹。今天中午不在家里做饭吃,我们一起去馆子吃饭了你再回去。”赵兰翠也在一旁帮腔“大伯。这么远来了,不吃饭这么行?你儿子贩一趟木料,要上好多次馆子呢,你不用心疼他花钱。”

陈由红这是第一次带他的父亲上馆子,他知道父亲一生节俭,只要有人装给他烟,偶尔也会抽一两支烟,但他是不会自己买烟抽的。搁在以前,陈由红也不会买烟,因为以前他的钱也是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的。但今天,陈由红买了一盒最好的烟——红塔山。他抽出一支递给父亲并给他点,然后把剩下的十九支放到父亲黄色的帆布口袋里。有了一点外财以后,陈由红的心理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用钱大方多了。赵兰翠表现得很热情,端茶递水,夹菜盛饭,没把自己当师傅,更像是陈由红的女朋友。

陈由红的父亲看在眼里,他主动询问赵兰翠的个人问题“赵师傅今年多大?婆家没有?”

“大伯。我今年快二十一岁了,还待字闺中。”

“你比由红两岁,是谈婚论嫁的年龄。其实婚姻就是一种缘分,是前生注定,三生石上记录在案的;缘分到了,就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哇。大伯还是学究啊。话这么富有哲理。”赵兰翠露出惊讶之色。

赵兰翠主动给陈由红联系生意,这令他很感激,于是,陈由红讨好的道:

“像赵师傅这样的女孩,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能开车挣钱,不全乡,就是全县又有几个女孩有你能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书生几多情】最新更新章节〖43.第四十二章 博学的父亲〗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7/176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