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九十七章 虔诚祭祖(1/2)

分田到户后,粮食丰产,家家仓满缸盈,人人喜笑颜开。 老百姓杀的年猪更是膘肥肉厚。周丫的母亲在厨房欢快地忙活,一会儿工夫,端来了蒸的、煮的、醡的、炒的大碗蝶一桌菜。周建军的父亲虽然吃过晚饭,为了表示热情和欢迎,还是拿来酒杯,热情地招呼孩子们吃饭喝酒“陈老师。还客气呀,快坐过来吃饭!”

周建军回到家里是正儿八经的主人,话的底气比在江城要轩昂得多:“陈哥。今天多亏你,不然我们现在还在县城徘徊。回家了,安逸了,今晚我要尽地主之谊,不把你喝醉我就把自己喝醉。”

周丫紧挨陈由红坐下,斜一眼她哥道:“哥,今天旅途辛苦,干嘛要喝醉呢?”“陈哥,你随意,喝好不喝醉,这是原则。”周丫对今晚喝酒定下调调。

酒桌上,周建军的父母提出的问题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两兄妹实在应答不过来,只拣重要的内容简要回答。一顿饭的时间,基本上让他们的父母知道了他们创业的劳苦艰难和成功的欢呼雀跃!随着兄妹的讲述,他们的父母时而皱眉,时而凝思,时而叹息,时而咧嘴大笑。

好在周建军没有跟他父母:陈由红这子跟他妹妹睡在一个床上。陈由红对周建军还是心存感激的!

依周建军的父亲,巴之不得摆一夜的龙门。他的母亲还是很体谅儿女的辛苦,对周建军的父亲道:

“老头子,孩子哒你没听见,他们一天工作十五六个时,没睡过一天囫囵觉。让孩子们早点睡吧。”“那你们睡觉吧。建军,倒水陈老师洗。”建军还没动身,周丫就跳起来去拿毛巾脸盆了。

各自洗澡睡觉,一夜无话。

第二天,麻麻亮,陈由红听到房间有人走动的声响,就匆匆穿衣起床,走到火笼一看是建军的父母。本来他想到丫的床头,几句悄悄话,亲亲她那吹弹可破的脸蛋,吻吻她那娇艳欲滴的香唇再走的,在她父母面前,他还是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没等兄妹二人起床,就告别他们的父母,骑着摩托车一溜烟跑了。

陈由红骑车回到老家的时候,是大年三十前一天的上午十点多,他们的父母和弟妹按照农村习俗在打扫房间的卫生,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陈由红车子刚停稳,陈龙、陈凤就跑拢来,帮忙他拿东西,显得异常兴奋,陈凤眉开眼笑地道:

“哥,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天天在家扳着指头算你哪天回家。”

“哥,你买的车呀?过年你教我把车骑会。”陈龙绕着摩托车转了一圈又一圈“我去提水给你把摩托车洗干净。”他完就去提水找抹布了。

陈由红走到屋后,跟正在清理屋后排水沟的父母打了声招呼。他父亲杵锄微笑道:

“你在干什么大事?今天才回来?”

“到江城办事,一言难尽。”陈由红简单一句话,没有细。

他母亲见儿子归来,自然高兴,收拾撮箕、锄头,准备回家做饭。陈由红接过母亲的劳动工具,跟父亲和弟妹一道干完剩下的活儿。回到家里他不能把自己当客,要体谅父母的辛劳,尽可能多地参加劳动是他一贯的宗旨。他虽然只读了一个中师,但是通过高考遴选出来的,跳出农门,吃商品粮,拿工资。在那个时代,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封闭大山里,就是一个乡也找不出几个人。应该,他是父母的骄傲。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像父母这样的劳动人民最朴实,最美丽,最伟大!

吃中饭以后,陈由红的父亲决定休息半天,提议:

“由红,下午我带你们去山上转转,你们要知道我们责任山、自留山的四至地界。”

“好啊!俗话‘要想富,先种树’去看看我们山上的树木长势任何?拜拜山神,保不齐明年又会风调雨顺,财源广进呢!”陈由红积极响应父亲的提议。他知道父亲对山林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两年他父亲响应林业局号召不辞劳苦的间伐抚育,不仅在县政府表彰会上披红戴花,被确立为全县的间伐抚育重点户;而且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还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这些荣誉和财富都得益于大山的馈赠。所以他父亲对老本行中医的望闻问切倒是越来越生疏,对山林倒是越来越上心。

每次上山,他父亲的后背总是别一把弯刀,手里总是拿一把锄头,见到藤蔓败枝他就削削砍砍,遇到空闲的地块,他就从密集的树林中挖来树苗移栽,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土地,使每一颗树苗茁壮成长,繁荣茂盛。

陈由红走在父亲旁边,陈龙、陈凤紧随其后。从老虎湾走上柱天垭,从马躺湾转到柳树湾,弯弯曲曲,上上下下,走了十多里路。那块大石上刻有十字形标记,那棵大树是与某某的分界,那个山脊的走向,那个分水岭的位置,凡是涉及与他人交界的地方他的父亲都不厌其烦的指示、讲解。三兄妹则“嗯,啊”不断,按照父亲的描述默记于心。这些山林是父辈的依靠和财富,也是后辈们赖于生存的根本,理应看护打理,倍加珍惜。他们正在接受一堂生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教育。

大年三十,贫穷富贵,丰年歉年,老家的规矩必须贴对联,放鞭炮。陈由红家里是不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书生几多情】最新更新章节〖98.第九十七章 虔诚祭祖〗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7/176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