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2(2/3)
将昂贵的火炮和各种卡车炸成碎片。各种轮式和半履带车如同一柄柄利刃一般将德国人的阵地撕扯的支离破碎。随后赶到的步兵用手中的突击步枪和机枪持续请教这些被分割包围的德军。枪炮的嘶吼甚至惊动了正在前方杀的天昏地暗的德军,后方不时腾起的宏大烟柱宣告着这支德军目前的处境!”干掉那些坦克歼击车我们就赢了!华夏的轻骑们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付那些溃逃的散兵方面,而是把矛头盯上了那些正在泥泞的泥地中转身的坦克歼击车。这是德国后方最后的重兵器。把他们摧毁就赢定了!
在近间隔上,移动机动的轮式战车自然要比连炮塔都没有的坦克歼击车要好用的多!一辆设备着6磅炮的轮式战车飞快的从一辆4号坦克歼击车前面驶过。左右射角仅30度的4号坦克歼击车根本跟不上对方的角速度。在匆促打出一炮之后,就彻底失往了目标。而对手悠哉悠哉的转到这辆战车侧翼后。在不到400米的处所接连打出了3发穿甲弹!第一发炮弹成功的穿透了对方的战小房装甲,第二发打穿了后部的发动机,第三发则把油箱直接din了!
“向南部撤退,和友军会合!各单位交替掩护撤出战场!”面对迅速腐烂的战局豪斯终极选择和刚刚被打黑枪的南部德军会合,他走的十分不甘心,对方的数目不会很多,算上那些从身后杀出的轮式战车也没多少,不过就这样,他们依然战败了。事情产生的太过忽然,豪斯甚至从来没制定过相干预案!不过在最后他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无论是持续留在战场上还是向北撤离,已经被打残,如同惊弓之鸟的部队都会被对方追上然后被歼灭,只有南下,和目前依然混乱的友军接触才干自保。固然南面的部队非常混乱,但是兵力和设备在那摆着呢,再加上自己剩余的坦克。对方根本不敢硬冲!而就在豪斯筹备南下的时候,南部的德军也分出了一部分北上接应。
“收拢部队走吧,我们向东北方向脱离!”意识到再打下往意义不大的时候,陶振宇果断下令撤退。双方很快脱离了接触。勾拳战斗群的敌后第一次战斗就这样结束了。在丧失了10辆坦克和大约15辆其它车辆后,陶振宇成功打残了一个加强的德国装甲营。双方的交换比至少在4比1左右!这样的战绩不能说小。不过下一步该怎么办就是个问题了,敌后可供运动的处所并不大。而吃了大亏的德军确定不会放弃对他们的搜索。
按照陶振宇的打算,他们将首先向东北举动尽可能远的离开德军的核心区。然后到了晚上再折回来杀个回马枪。至于说在晚上能碰上什么就完整看侦察员是否给力和自己的运气了。行程较短的坦克会在今天剩下的时间里寻找一个可供隐蔽的处所,而侦察车辆伙同步兵战车将侦察。并且伺机采用举动,扰乱对方的断定和兵力集中。固然刚刚取得了一次大胜。但是陶振宇意识到自己剩余的坦克恐怕已经无法再和对方碰一次了,而失往坦克后,单纯的轮式战车和履带装甲车辆将失往攻坚能力,敌后突击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就在陶振宇偃旗息鼓筹备静待机会的时候,在背后让人狠狠捅了一刀子的德军如同炸窝一般调集部队,发誓要把这支杀到自己后方让德意志帝国陆军颜面尽失的战斗群揪出来!“先断定一下各支部队的地位,所有正在行进的补给车队和小部队立即向四周兵站靠拢。立即开端应用新的联络方法,侦察部队立即出击,搜索全部后方,让空军.....。”说到这里,克鲁格看了看外面滂沱的大雨。“好吧,让空军看好他们的机场和飞机。另外告诉前线部队,让他们警惕一些。”
克鲁格的命令很快被下达下往,并且被迅速贯彻刚刚被敲了一棒的德军开端加固他们的兵站和沿途的防御,所有部队都被发动起来,甚至连炊事班都拿起了步枪和工兵铲而不是他们经常应用的铁勺!所有的据din都开端在大雨中加固自己的防御,他们在据din外围设置雷场和暗哨,开端加固掩体,甚至在雨中发掘新的堑壕,好吧,后面挖着挖着就成了挖水渠了。
敌后突击永远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风光,实际上除了第一波打击可以打出一个出其不意的胜仗之外,剩下的时候华夏部队更需要戒备对方的偷袭!处所环境人生地不熟,兵力补给和感知都是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以依附的就只有指挥官和官兵的素质了。陶振宇需要时间来重新疏离下一步战斗打算,而德国人的绞杀却已经按部就班的展开,大批车辆移动后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可不是简略的雨水冲洗就可以清算掉的,有经验的侦察员还是可以创造对手大概的往向。而就在陶振宇和克鲁搏斗智斗勇的时候,一支蓝本被抛弃的小部队却刚刚达到战场。
穿着雨披的孟岩从坦克里钻出,然后拿着看远镜瞄了一圈之后发出了一声感叹:“今天真是安静啊!”由于陷进坑中而掉队的孟岩不但终极赶到了战车,甚至还拉出了另外3辆坦克,还把剩余抛锚车辆的燃油、补给也一起带来了!“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佛面削金,蚊子腿上劈肉的家伙!他们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装到了车上!甚至把我们也打包带了过来!”一名被“裹挟”来的华夏坦克手曾这样愤愤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2〗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7/17881/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