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朴素(1/2)
震惊,那位大唐的秦王殿下又派兵去打仗了,不知道这一次要灭的是谁呀!
“此事你觉得如何?”
“此事你觉得又如何?”
国与国之间的传信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几名国君之所以能作为国君,聪明才智肯定是得有的,虽说是小国,但谁说小国不能出聪明的人?
他们虽然瑟瑟发抖,虽然害怕忌惮,但也不是不会做出反应的,你又不是害怕了,对方就不会对你动手,想要做出反击那是必须的,但要如何反击呢,光凭自己不行。抱团取暖又太过忌惮,这个时候就得找一个主事的人,那主事的人是谁呢?总不能是小国本身吧!
他们把主意打到了周边的吐蕃与突厥,这两个跟高丽一样,对大唐虎视眈眈,且与高丽是差不多的国力,是一方的大国,足够作为他们的依靠。
虽然高丽被大唐灭的这么轻松,但他们还是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就是,他们觉得大唐灭掉高丽,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轻松,虽然时间很快,动作很迅速,但也可能是因为大唐是举国之力才灭了高丽的,跟突厥吐蕃比起来其实差不多。
甚至可能因为大唐举了倾国之力灭了高丽,如今元气大伤,如果突厥和吐蕃联合起来,再加上他们这些周边小国的联手反压,肯定能够把大唐摁在泥坑里。
想要防止对方对自己下手,那就只有先下手为强呗!
在一封一封的传信之中,几个周边的小国确定了各自的想法,建立了短暂的联盟之后开始联系吐蕃与突厥。
特别是突厥,在武德九年的时候,突厥士气大涨,甚至直接打到了长安城外呢,是那时候李世民靠着头脑和许多赔偿,才能够挽回局面。
虽然说那时的突厥也是考虑到了大唐元气尚在,如果强行突破。兴许会被直接包裹,两方拼个你死我活,反倒让他人捡了渔翁之利,这才接受了大唐的赔款退出。
但它能够达到让李世民做出让步的地步,也能够体现出了当时突厥的强大,如今过了这些年,想来突厥会比从前更加的强大,自然也是各个周边小国愿意依偎的对象。
至于吐蕃,比起突厥来说也不算弱,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突厥那么凶猛,但吐蕃占据了天时地利中的地利,再加上他的国力也是肉眼可见的强势,便是对比之下不如大唐,但如果非要硬碰硬的话,也是要两败俱伤的局面。
以此可见也是对抗大唐的一个强力帮手。
而就在各个周边小国担忧之际,此时的突厥可汗颉利,却在歌舞升平之中推杯换盏。
直到有信传来之后,到了他跟前,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好像突破了他的想象。
高丽的事情,他得到的消息自然比其他的小国要来的多,但于他而言,他觉得高丽只是因为国力衰弱了,再加上对大唐的防范之心太弱,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人家又没打到他这里,他跟高丽那边也没什么关系,人家又没有主动联系他说要割地赔款什么的,好让他帮忙,他自然也不会淌那么一趟浑水。
对他来说一统天下自然是好的想法,但是问题就是他不会呀!
没错,他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自己真的有朝一日一统天下,将天底下的所有土地牛羊都占为己有,那么又该如何安排妥当呢?
他设想了一晚上,头秃了一晚上,第二天继续推杯换盏,看歌舞表演,寻欢作乐,不去做别的想法了。
有什么好想的,没必要想呀,反正又不可能发生。
没错,他竟然还挺有自知之明的,他觉得如今的大唐。和他所认知的大唐很是不同。
先前高丽跟大唐打仗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要去参与,他甚至还跃跃欲试,但是部落的首领却表示反对,甚至几个大首领联合起来跟他说不能这么做,因为现在正好是要忙碌的时候呢!
没错,因为这么个朴素的念头,这段时节正是要忙碌的时候,反正高丽和大唐那边肯定要打的,有来有回要打许久,兴许到了冬季都还打不完呢,到时候他们这边忙完了再去横插一脚,收个渔翁之利,甚至不用出太大的力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得一些东西,岂不是乐哉吗?
如果现在就出兵,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理不说,自家的东西都还没来得及理清楚,出兵去搅和兴许还会造成太多的损伤,再这么一糊弄,很多原本可能会得到的好处就得不到了呀!
行吧,想想好像还真这样,于是就这么草率的定下了,等冬季的时候再去横插一脚。
他们都没有想到,那边的仗能够打得这么快。
然后横插一脚的计划就这么落空了,再然后……就算因为高丽的事情也让他产生了一点忌惮,但终归还是自欺欺人的,觉得是因为高丽没有防范,再加上国力衰弱,大唐先前吃过他们突厥得亏,自然也不会胆敢过来找他麻烦的,所以担忧却又好像没这么担心了。
先前想过的,等冬季的时候再发兵的事情落空,如今大唐好像势头正猛,似乎正需要去打压,可让他现在发兵攻打中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大唐当伙夫】最新更新章节〖第445章 朴素〗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77/17774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