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海军(1/2)
目前来看,只要灭掉这三个国家,那么大唐,无论是后备的武力还是粮食,乃至军事后备力量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历史后的大唐,也许能够开始真正的盛世之端。
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先开始的就是在如今的港口地区建立一支真正的海军。
这说难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容易呀,徐凡写写画画的,刚写完的东西,也很容易被他再次画掉,纠结的抓着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也快秃了。
他甚至开始写教育方案了,虽然徐凡不是什么专业的教育家,但是至少在策划这一方面还是有些才能的吧,他是这么觉得的但他真正开始的时候才知道这有多难受。
特别是当他策划出来的时间,想要培训出一些让他满意的海军,至少也得需要几年的时间,更是让他头秃了都,先前还以为只笑一年或是更短的时间呢,结果这个时间限制,简直让徐凡差点吐血,要不在别的地方下功夫,如果是一开始完全会接触到这方面的人,投身海军的实验,或许还真得训练这么久。
毕竟在现代那种大环境之中,在现在那样成熟的训练模式当中,一个军人想要毕业都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他在大唐这样的基础上想要创造出一只海军,还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想明白的,徐凡终于接受了现实。
既然不能从一名百姓开始培养,那就找一批有这方面经验的,至少是行过海的,那这批人嘛,徐凡在水手和船长上面画了一个圈,没错,这群与海洋打过交道的,并且能够行海的,身体素质不错的水手等,想必如果赔养成海军应该也是会不错的吧!
他估算过了,就凭着如今的发展资源只会越来越多,而这样的资源不够他培养出一批海军了。
那虽然有了目标,但这一批人该从哪里找来了呢?徐凡自己手底下可没有这么多多余的人可以匀出来呀,而且他现在是身处在大唐,在现代就更别说了,在大唐也是在这种皇帝专权的情况之下,他一个秦王想要自建军队,被别人看在眼中那就是想要谋反,就算老李完全没有怀疑过他也会被世人诟病,他这样的作为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不把老李放在眼中。
徐凡自己都很难忍受别人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对待老李这个朋友,就更加不能这样了。
而且还有一点,虽然他觉得后面所能得到的资源足够建立起一批新式的海军,但这批资源是会分配的,而徐凡绝对不会用出他自己的那一批拿去建立养护这批海军。
目的性就是为了让中央把控权力,他并不是觉得自己的钱不应该捐献出来,如果老李那边真的缺钱的话,他不介意把自己的钱掏出来培养出这么一批海军,但问题就是老李那边又不缺钱,如今大唐的国力已经比年前要强盛了许多,再加上后面的资源也会合理的分配,大部分都会到李世民手上呢。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军队自然是要由中央把控才行,所以说是他这边负责教导,但还得户部那边出钱,由朝廷拨款,如此下来才好更好的掌控,否则全由他徐凡一个人出钱,又由他徐凡一个人操办调教,那么后来这些军队到底算是他徐凡的,还是算是李世民的?
想来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这批人,只是徐凡养的私兵而已,那问题可就很大了。
徐凡洋洋洒洒的在宣纸上写写画画,涂涂改改,写到后头他自己都不怎么纠结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画掉什么就画掉什么,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种旁若无人的境界,就连如意进来给他送汤了都没有注意到,反正最后的裁定权还是在老李这里。
他只要好好的把这些策划给写下来,把自己的想法目的都给写清楚了,最后再由老李那边评定就行了吧,反正老李跟他通信只需要电台发一段文字就行了,根本就不麻烦,至于什么头秃的就让老李一个人去承担吧,他徐凡真的不想自己一年头发就花白或是秃顶了。
他相信老李应该会很乐意帮他分担这些烦恼的话,大约是痛并快乐着吧,痛是因为工作量再次加大,快乐却是因为这样的方式,会将兵役制度与征兵制度文理的相融合,完全改变如今官府的制度。
毕竟老李他自己也知道征兵制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如果像从前那样,玩那一套有仗打的时候大家去打仗,没仗打的时候回家种田,那么最后只会出现十分可笑的一幕,军队也得不到友善的发展,这种方法只有在军队和粮食供应量不足的时候才是缓缓的计策。
但目前的情况,国库充盈,却是士兵们的战斗力需要加大提升,征兵制就很有必要了,这些个军人呢,就算干些别的都不能回家种地,就算是退休了也可以继续留在军队中呀,教那些新兵们知识,或者跟他们配合实战训练教授他们各种这样的经验,也能够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如果回家种田倒像是大材小用,而且以现在的情况,他想要的进度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要争分夺秒,如果让士兵们没事回家种田,那么他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怕是真的要十年八年的才能够彻底完成吧!
到那个时候,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大唐当伙夫】最新更新章节〖第506章 海军〗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77/17774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