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篇 庭后觅食(1/2)
“我想到立案窗口咨询点事情,需要拿号吗?”>
“不用了,直接去3号窗口咨询就可以了。”>
我转身看了看立庭大厅里,这会儿其实也没几个过来咨询或者办事情的人。>
或者是因为疫情期间的原因吧,很多法院连立案都变成网上无纸化操作了,开庭也是线上进行,立案庭里自然就办事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疫情前,这里不管咨询还是立案,都是要排队叫号的。两相对比,不得不让人感慨: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呀!>
到了3号窗口,发现工作人员并不在工作岗位上。>
“您好,请问这里的工作人员在吗?”我问旁边窗口的女工作人员。>
“在的,您等一会吧,她在后边整理案卷呢。”旁边女工作人员面无表情的对我说。>
几分钟后,一个长发飘飘,穿着一身藏青色工作服的年轻女孩走向了3号窗口。>
“您好,您就是方法官吧,我是上海讼诚公大静飞律师的助理,之前我们在电话里联系过。”>
“哦,您好,今天过来开庭?”方法官微笑着问我。>
“是的,这不庭开完了,过来向您咨询一下网上立案,上传身份证明的事情。”>
“哦,上次您说凌云文化还有六七十个案件要立?”>
“是的,这个案件网上立案时必须上传身份证明材料吗?”>
“是的,网上立案时必须要上传的,否则会被退回,让重新立案。”>
“哦,现在很多地区派出所不给出具户籍证明了,寄户口本或身份证原件当事人又觉得不安全,办公证书嘛又要花钱……”>
“那没办法,起诉肯定要核查原告身份信息的,很多律所现在只收公证书!”>
看来想参加这类案件的起诉,身份证明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那么诉讼费退费手续该怎怎么办?”我换了个问题问方法官。>
“哦,这个要问案件的承办法官,他让你提供什么材料,你就提供给他就可以了。”>
这事听起来简单,但承办法官电话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有时传票上会有书记员的电话,但也并非每张传票上都有。>
而且我发现,虽然我们每次一批二三十个人一起起诉,开庭的时间或许是同时的,但每个人对应的书记员并不是同一个人,联系电话也不同。>
然而,这类案件的诉讼周期又很长,无形中就给我们后期的联系和跟踪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兴好今天我带了需要退费两个人的判决书,判决书上有承办法官的名字。>
“那就帮我查下叶子墨和朱俊法官的电话吧,我回头跟他们联系退费的事情。”>
“好的,您稍等!”>
说完,方法官快速敲起电脑键盘来。>
“查到了,您记录一下。”>
我拿出工作笔记本和笔,记录完法官电话号码后,便急匆匆离开了立案庭。>
路上,我试着想拔通法官的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其实,今天我本打算当面咨询一下案件承办法官的。>
但方法官说,承办案件的法官并不直接对外接待咨询,并且跟她们也不在同一办公楼内。>
既便我现在去找,也是找不到的,因为保安根本不让进,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才行。>
可是我一连打了几次电话,都无人接听,可能法官在开庭,不在办公室吧。>
今天,第一次在法庭上与法官面对面,我才深刻的体会到法官工作的不易。>
每个法官,每天要开几个庭,每个案件一开就是一二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案件审理清楚,其庭前、庭后要做的工作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有人说,法律工作者,就是玩着命不停奔跑的人,真的太恰切了!>
法官和律师,虽然工作性质和立场不同,但我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用法律违护这个社会最起码的公平和正义!>
所以,我们应该相互理解与尊重。>
很多当事人立案后不停问,什么时候开庭?怎么还不开庭?一审判决下来后,不停问对方上诉了吗?二审何时结束?>
法官审理案件,有审理案件的程序,民事诉讼法只有最基本的规定,但具体到不同的案件,往往一般规定并不适用。>
就象证券虚假陈述类案件,参诉人员群多,案情复杂,专业情强,又涉及到处罚、鉴定、核算等问题,审判周期自然要适用特别规定。>
而这,正是普通人不了解,也最爱报怨的地方。>
走出杭州中院,我突然想起自已还没有吃午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精英律师团队】最新更新章节〖第80篇 庭后觅食〗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1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