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春笋(十六)(1/2)

清尘河马驿驿丞顾炎武收到了好友右佥都御史汪琬的信,老友如今是皇太子朱若峰跟前的红人,前途似景。这几年,趁着皇太子理政,在老友的推荐下,一大批被打压的民主派人士重新得到重用,他也不例外,收到了老友的一封信,信上说让他耐心等待,即将另有重用。

“另有重用?”

顾炎武见信后,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笑了,“老喽!还在乎什么重用不重用的”。

“昔年子牙八十为相,老爷您可一点都不老呢”,见他感叹,白发苍苍的老斗级(主管官仓、务场、局院的役吏)忙安慰他。

“呵呵,位卑未敢忘忧国,吾虽老矣,却不敢尸位素餐、耽误国事”。

顾炎武笑了笑,问道:“今年马驿的营收如何?”

“自从咱们清尘驿依照老爷您的法子进行改革~”

“不是吾的法子,是朝廷的法子”,顾炎武忙打断他的话。

“是,按朝廷的法子进行改革后,只保留了前面的办公区,将后面的耳房、厢房出租,每年的租金足够维持日常费用。只是最近朝廷新近又开通了收费寄信和包裹的业务,这一项今年却倒贴了不少银子”。

“这是为何?吾看了一下收费单,寄信和包裹的费用可不便宜呢,为何居然亏损?”

“老爷,咱们清尘河马驿位于外蒙古境内,周围的牧民大多不是很富裕,肯出钱寄信和包里的人少;此外,牧民们大多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给他们送信,耗时又耗力,成本高。原本咱们马驿年年都有节余,多了这项业务后,反倒只能盈亏持平了。您是否向府城申请,将这项业务停了。也好多节余些,过年时给驿里的人员多发些奖金”。

自从驿传改革后,各水马驿实施绩效月俸制,按照亏损、持平、盈利三档分发不同的俸银。盈利的驿站年终时还可提取盈利的百分之二十,发放奖金。

奖金这政策乃是驿传系统的一项新政,自打有了奖金,各驿站工作人员干劲大增,想方设法地扭亏为盈。

见老斗级劝自己向上面申请停了寄信和包裹这项亏钱的业务,顾炎武沉吟着,没有表态,半晌说道:“走,随我去民信局看看”。

民信局,本是民间寄信和包裹的机构,各官办水马驿开办这一业务后,便引用了民间的名称。

顾炎武带着老斗级来到了民信局的大门口,几个马夫正在往马上装着信件包裹。

“驾~”

一骑绝尘而去,带着寄给亲人的祝福和希望。

顾炎武走入后面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包裹信件。

他取出一封信札,上面用蒙文写着:“寄给亲爱的母亲哈森高娃,儿乌尔图那顺敬呈”。

又瞧见一个包裹,上面写着:“这是我从千里之外买来寄给我儿布和的糕点,不能承重,请驿差大哥轻拿轻放”??

一封封、一件件,都满含着亲情。

顾炎武眼睛湿润了,待在此地做驿丞,已经快十年了,朝廷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这个小官的存在,离家千里外,他也想家。可职责在身,只能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写信而已。

“唉!家书抵万金啊!”

他望着老斗级坚定地说:“这项业务还是要坚持开展的。虽然刚开始亏钱,慢慢地,寄信和包裹的人多了以后,便能盈利起来”。

“老爷,朝廷的钦使宣旨来了”,一个人馆夫急匆匆跑来。

“有圣旨?快随吾接旨”。

顾炎武返回驿丞的办公区,见到了宣旨官,却是好友路立孔。

“忠清!”路立孔一脸惊喜。

“东山,怎么是汝?”

“忠清,如今皇太子理政,很多吾辈中人入朝为官、一展心中抱负。吾如今是礼部员外郎,您那外甥徐乾学如今是左副都御史,汝现在已是甘肃行省正四品参议了,赶快接旨吧”。

顾炎武赶忙准备香案跪下接旨,自己被贬为驿丞这么多年,没想到竟能一跃为甘肃参议,不由得百般唏嘘。

“此皆是苕文(指汪琬)的功劳,他如今是皇太子身边的人,说得上话”。

“嗯”,顾炎武点了点头,“倒是有劳苕文了”。

“忠清,此是子徳给汝的信”。

子德,乃是士林领袖李因笃的字,李因笃在信中勉励他,皇太子仁德,创建大同世界的理想指日可待。

顾炎武笑了笑,子德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为君者有几人舍得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当年自己在《日知录》里主张:君王不应“独治”,而应“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结果传到光武帝耳中,立即便挨了莫名其妙的官司、贬到外蒙古做驿丞。若不是一帮好友想方设法搭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南明靖江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春笋(十六)〗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197/197241/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