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笑而不语(二合一)(1/3)

太子府书房,朱慈烺居于上位,方孔炤在下首。

‘在殿内,臣下可是十分担心的,’

方孔炤道。

‘怕本宫忤逆陛下,’

朱慈烺笑道。

“正是,您虽然这两年立下殊功,但您毕竟还是没有太多事权的殿下,如果惹的陛下盛怒,陛下可能收回所有的事权,”

方孔炤道,他还有一句话没说,甚至太子的位置都可能动摇。

大明十六朝还没有被废黜的太子,但是现下不同,是大明历史上最混乱的时候,靖难时候也远远不及。

永乐爷发动靖难,只是大明内乱,还没有外族参与。

而现在,流贼、蛮狄共同作乱。

因此这个时候发生什么事都可能,何况当今陛下这个性子也是异于常人。

“方卿放心就是了,本宫当然会忍耐,忤逆陛下只能越发的坏事,”

朱慈烺这话一说,方孔炤频频点头,殿下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当今就是这样一个吃软饭的秉性。

朱慈烺其实心中很焦灼。

他对崇祯有万般不满。

如果他坐在崇祯的位置上,这两年能做出多少大事不好说。

但是首先一点,理顺朝政,任用贤能,推动改制,建立强军是可以办到的。

而现在他困于这个太子位置,真是束缚手脚。

军政依旧在崇祯和周延儒等人节制下。

而他们早就证明了他们都是不错的空想家,白日做梦是他们的特长,其他的不要指望。

但是,现在他的根基太浅了,如果崇祯有废立之意,他几乎没法反抗。

别看麾下文臣武将对他很是尊崇,那是敬畏皇权和太子身份。

如果他向崇祯发难,他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追随他。

可能只有孙传庭、堵胤锡等寥寥数人吧。

所以他只有暂先忍耐。

虽然明知道崇祯臭棋一个接一个,也只能先忍下来。

“李邦华此行,本宫是希望他能功成的,虽然希望不大,”

“殿下说的是,只是没有左良玉的配合很难,”

方孔炤摇头。

‘如果臣下是左良玉,就会以拖待变,坐看张献忠和东部我军死拼,然后再伺机而动,’

‘左良玉能做出来,也只有这么做,才是万全之策,所以李邦华才提出借助保定军河南军,从其中抽调战力最强的标营,’

朱慈烺点头。

“不瞒方卿家,其实本宫是希望李邦华马到功成的,我大明的督帅中通晓兵事的太少了,但有变乱,茫然四顾,找不到可以执掌一方的帅才,只是,这次还是冒险,其实本不用这么冒险的,只要推进改制功成,一两年内,朝廷财赋就会大幅改善,那才是朝廷强军四出的时候,”

朱慈烺最感叹的就是这个。

已经等了二十多年了,一两年等不得吗。

‘殿下慧眼如炬,只是周相、李邦华等人过于急躁了,’

方孔炤叹道。

朱慈烺知道他说的是崇祯,不过忌讳不敢言罢了,毕竟此番发起战事其实是崇祯的决断。

‘也可能获胜,也未可知,’

朱慈烺还能说什么。

“孙相不在,臣下也只能和殿下多多商议,也好明了殿下谕旨,”

方孔炤笑道。

太子毕竟年少气盛,他是怕过不了这个坎,所以登门拜见,探查一二。

朱慈烺哈哈一笑,表示明了。

“孙相在宣府推动改制如何,也没有得到消息,”

方孔炤道。

孙传庭出京要先整顿宣府,然后是蓟镇。

山海现在粮饷全靠朝廷了,没有太多的军田,田亩全部抛去在关外。

因此不再是改制军户的老大难,都改为募兵就是了。

宣府和蓟镇才是这次改制的最大难点。

孙传庭出京第一站就是宣府。

亲自督阵。

‘几日前,孙相有奏折,还算顺利,只是保安州发生了闹饷,兵乱,不过,瞿文发兵弹压下去了,’

朱慈烺道。

既然敢在蓟镇和宣府发动,自有道理。

宣府总兵瞿文、蓟镇总兵袁时中,那都是可以托付重任的。

他们都是新上任,和地方上没有纠葛。

麾下都是募兵,而且袁时中所部更是流贼出身,对那些地方军将可是没有回护之意。

孙传庭又是这些军将极为敬重之人。

而且知道此番改制后面推动之人就是朱慈烺。

只要有些军将借机煽动军户兵乱,瞿文、袁时中一定会听从孙传庭的调遣,派兵弹压。

这就是侥幸处了,如果这个位置不是这两人,拖宕起来,那就是大麻烦。

比如保安州之事,瞿文拖宕个时日,所谓听从陛下和内阁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血1641】最新更新章节〖第414章 笑而不语(二合一)〗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32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