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德川将军的决断(2/3)

原。

天守阁中,宗义直听了宗义正的述说,心中惊惧。

这样强大的军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明人对宗家的无视。

唯一心安些的就是明军摆明不会猛攻严原,宗家一时间没有族灭的危险。

“但愿大将军发兵来援,否则我对马藩就要除藩了。”

宗义直长叹。

三日后,明军拖拽着三门巨炮向严原城进发。

每门巨炮几十头耕牛拖拽的场面是震撼的,让宗家常备和足轻们颤抖。

三门巨炮距离两里许停下。

向着面向海湾的严原西北城墙轰击。

沉闷的轰鸣,刺耳啸音回响海湾。

只是两个时辰的轰击,就让严原西北城墙岌岌可危。

三十六斤重炮的威力十分强大。

严原城有几百年历史,是由石头堆砌的。

十分坚固。

但是面对重炮轰击瑟瑟发抖中。

但是明军第二日停止了炮击。

宗义直哪里不明白,明军这就是示威恫吓,表明不用人命填,也可以攻破严原。

只是现在围而不攻罢了。

宗义直明白,他只能等待幕府援军和明军决战的结果了。

宗家不过是大明和幕府博弈的棋子。

...

江户城几十年前不过是个小城,有个不大的城下町,临海的荒蛮之地。

被德川家康看中后,定为幕府镇城,开始了命运的改变。

经过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的修建,如今江户城已经彻底建成。

成为倭国第一雄城。

江户城耗尽了幕府的主要财源,迫使金矿银矿超量开采。

江户城周二十余里,分为内廓和外廓两重。

外廓是各地大名在江户的府邸,还有一众旗本武士和豪商的所在。

内廓则是德川将军的府邸内宫以及护卫居所。

内外城都有宽大的护城壕,城门数十个。

五层的天守阁位于内廓本丸。

建造在坚固的石阶上。

是倭国最大的天守阁。

连接的就是将军大奥,也就是大将军的后宫。

今年四十多岁的德川家光脸色蜡黄,他最近一年来说身体不虞。

这位竹千代自小体弱多病,还有口吃,智力平平。

也难怪当初德川秀忠有更换继承人的想法。

如今人到中年的家光常年被病痛折磨。

他病恹恹的坐在上首。

下首是出羽国山形藩藩主,家光的异母弟保科正之,是如今家光的左膀右臂。

尤其是最近两年家光身体欠佳后,十分倚重保科正之。

老中,小滨藩藩主酒井忠胜。

老中,仙台藩藩主伊达忠宗。

老中,古河藩藩主土井利长。

“大将军,此次对马藩急报明国大军围攻对马藩,朝鲜也派军参与战事,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大事,此番评议就在于此。”

保科正之首先点明召集老中评议的原因。

其实这些大佬们都知道明军入侵对马藩的消息。

‘诸位家老,我国历史上中原从没有过主动攻击过各处藩国,这是第一次,事发突然,你等怎么看。’

家光歪在靠垫上。

“大将军,攻伐朝鲜距离不甚遥远,明军当时损失很大,可说是败在了我军手上,如果不是国内纷争,丰臣秀吉死了,战胜者必然是我军,因此明军当知道我军的战力强悍,明军依旧攻打对马藩,必定倾尽全力,而且是有战胜我军的信心。”

伊达忠宗躬身道。

家光颔首,他也是这么判断的,明军既然敢来,必有依仗。

“保科正之,你且说说明国的情形。”

“大将军,诸位家老,由于闭关很久,我朝关于明国的消息都是从朝鲜传入的,据称明国中原内陆大规模的暴乱被平息,明军北上击败了肆虐北方的蛮狄,形势大为改观。不过,这都是朝鲜朝中留言,不可全信。”

保科正之道。

朝鲜朝廷有个问题,一向喜欢报喜不报忧。

当年明国接连败给蛮狄,朝鲜王庭讳莫至深,过了几年才被对马藩探听,报给了幕府。

朝鲜几次败给北方蛮狄,被迫称臣,也是多年后才被证明的。

‘宁可信其有,那么明国皇帝这是命令其击败蛮狄的强军围攻对马藩了,对马藩不过两千常备和足轻,决计挡不住猛攻,对马沦陷是时间问题,只是大将军当如何反应,是否全力援救对马藩。’

土井利长道。

援救是必须的。

倭国从来没有丢失过自己一片领土。

如果不援救,国内各个大名武士都不能接受,幕府的正当性就会受到质疑。

现在的问题是全力援救,展开决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血1641】最新更新章节〖第573章 德川将军的决断〗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32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