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2/2)
周国的危害时,一时间列举了很多人和事,人们的表情也从不屑变得凝重,丝毫没察觉高顺已经不是在讲学。
高顺一口气说了两个时辰,说的是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哑了,坐在蒲团上也不觉得冷。
看到他的演讲效果很好,高顺这才结束了讲学:“今日到此为止,下次讲学另行通知。”
高顺说罢起身离开了同泰寺,有人起身送他,有人还沉浸在高顺说的内容中。
一次讲学,让高顺在建康城彻底扬名,那首好了歌很快流传开来,让人们觉得神仙原来也有这些烦恼。
陈叔宝在东宫得知消息后,十分后悔没去,从高顺讲的内容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博学之士。
这样的人讲学,不去听听实在太可惜了,陈叔宝于是命人去打听,下次讲学他一定要去。
陈叔宝对高顺比较尊敬,可陈顼却不这么看,当他听闻讲学的内容,一开始觉得高顺不错,确实很有才华。
听他谈论起天下大势,虽然觉得不对劲,可这都是历史,读书人基本都知道。
但当他仔细说起各国的情况,尤其是周国时,陈顼地表情变得凝重。
因为高顺说的一些人,有些他都没听过,而他听过的人,高顺全都说对了,这说明高顺不是在胡说。
一个齐国的普通宗室,虽有世子之名,其实是庶出,怎么会对周国如此了解。
陈顼正是调查了高顺的身份,才对他爱答不理,他觉得齐国欺骗了他,心里更加没有结盟的意思。
可是现在高顺表现的如此亮眼,让他都生出了爱才之心,如果高顺能留在陈国一直讲学,貌似也是不错的。
抱着这个想法,陈顼并没有阻止高顺,但他却不知道一个词语——舆论。
高顺讲学,自然不是想开宗立派,以他现在的水平,东拼西凑来两场演讲还行,真正研究学问还差的远。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借着讲学之名传播舆论,宣传周国威胁论,让百姓和氏族发出声音——民心。
现在的皇帝可能不知道,民心所向,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抵抗,尤其是那些世族,哪怕到了封建末年,也依然存在。
这就是封建王朝特有的现象,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和百姓。
哪怕魏征说出了“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言论,也没有一个皇帝真把百姓当回事。
但是民心真的不可违,就算皇帝也不行,而高顺讲学的对象又都是读书人,这时候的读书人可都是世家大族。
所以高顺只要说服了他们,就等于说服了陈国的氏族,同时也可以左右皇帝的决定!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隆唐】最新更新章节〖第3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3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