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危机来临(1/2)
王轨都这么说了,要是换了其他皇帝,恐怕心里早就怀疑了,哪怕不杀杨坚,也不会重用他。
可宇文邕十分不悦道:“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大臣的劝说宇文邕都不信,何况高顺的离间计,还都是捕风捉影。
可两次的事情,让杨坚心生警惕,他已经够低调了,怎么还有人暗中算计他。
“今日之事,尔等有何看法,都说说看。”
宇文邕把崔猷第二封奏书让他们看,然后让他们发表意见,讨论一下可行性。
宇文宪道:“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齐、陈两国看似友好,实际上貌合神离。
陈帝顼始终不忘淮北之地,两国国书往来频繁,始终在议论此事,仿佛要通过文书分出个高下。”
宇文宪说的不错,一开始两国的国书,写的都是正事,相互提条件,讨价还价。
可是慢慢的,两国就开始了文斗,诗词歌赋一样样比试,在高顺的操控下,双方各有胜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比试是分不出个高下的,毕竟这是两个国家在此试,都调动了全国的文人。
和真正的战争比,这种方式文明了许多,可双方不服输的架势,也着实挺吓人。
每当齐国这边落于下风,高顺就会拿出一首诗或者一篇赋,总之他可以力挽狂澜,大儒之名名副其实。
而国书没有停,也就意味着两国没有真正结盟,也代表着陈国没有放弃。
有的大臣可能把这当成了差事,可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事关祖宗基业的大事。
这种方式的切磋,有点类似后世的贴吧、论坛,两大势力互喷,两国的文人都是水军,但他们的言辞可要文明许多,也犀利许多。
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有一定威力的,有不少文人都被气病了,但还不忘记骂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始终抽身事外,打打嘴仗算什么,总比真打仗好吧,如果能持续个几年,他就有底气真刀真枪的干。
可惜高顺也有失算的时候,就在他在军中闭关训练的时候,周国的一封国书送到了陈国。
陈顼看到国书大喜,周国竟然要讨打齐国,这绝对是千载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陈顼不动声色的招待了使者,亲自写了一封信,回复了宇文邕,说这件事要好好谋划一下,言下之意就是答应了。
长安的街头上,宇文邕带着护卫漫步,看着往来的百姓,他的心情很不错。
陈顼答应了联合,这也意味着齐国可能会覆灭,哪怕高长恭和斛律光都在,集两国之力,还怕灭不了一个齐国?
……
建康,皇宫。
淳于量站在陈顼面前,低头看着周国的国书,半天面带喜色道:“陛下决定北伐了?”
陈顼认真地点点头,道:“高顺小儿,始终在和朕虚与委蛇,他以为朕看不出来,朕只不过在等待时机罢了!”
徐陵闻言拱手道:“陛下,周国突然要求联合伐齐,虽然是个机会,可一旦齐国覆灭,我们又是否有把握挡住周国?”
“怕什么?”淳于量一脸不屑道:“齐国一灭,到时候不但能拿回两淮之地,还有机会恢复前朝疆土,再加上江南之地,我们绝对可以打败周国!”
在农耕时代,南方的地理位置的确大于北方,只不过没有完全开发,所以没体现出来。
但南朝出现后,开始发展经济,人口也在增长,陈国的国力在慢慢增加,如果再加上齐国的领地,绝对有一战之力。
对于二人的说法,宇文邕有自己的考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但陈国可不是弱小的虞国。
两边都在秘密商讨,可高顺此时却不知道危机降临,他此时正在认真的看兵法,开始后悔当初怎么没多多看些军事书籍。
能背不代表都懂,虽然他古文水平有所长进,可完全理解还需要时间,融会贯通更是很远。
禁足的日子很无聊,也很充实,高顺暂时放下一切阴谋诡计,开始饿不军事知识。
接受禁军以后,他始终有一种危机感,一旦真让他上战场,他的表现恐怕连赵括都不如。
赵括的失败,败在他没有实战经验,几百人的战斗和几万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他需要尽快成长起来。
所以他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凭借超强的记忆力,把所有人的教导都记在心里。
虽然他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可很多东西一时间实现不了,就比如他想制作火器,现在的工匠连火药都玩不明白。
高顺感慨的同时,只能耐心等候,现在工部已经开始了黑火药的实验,至于什么时候能做出枪,他也说不好。
承光元年,十月。
他外出三个月,此时已经进入了冬季,经过他这一折腾,冬天有不少百姓都不至于饿死、冻死,高顺觉得这就值了。
然而这一天,高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隆唐】最新更新章节〖第81章 危机来临〗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3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