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还是得靖难(1/2)
这些攻击詹闶和行道教的说法,好像病毒快速扩散蔓延似的,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手册和试剂送进紫禁城的第二天下午,就已经有人开始在会同馆门口堵路示威了。而且一条詹闶进京就是为了便于做法,将北方士子考卷上的文章更换成狗屁不通、毫无文采内容的谣言,也开始盛传起来。
詹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搭理这些人,而是在会同馆里安心喝着茶,看看这事态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原本只是根据事出异常必有妖的阴谋论猜测,北方士子一名不中很可能有古怪。现在则是可以确定,这场洪武三十年的大考内幕重重了。
不论北方士子们考卷上的文章和答案到底怎么样,现在有了这个谣言,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站出来说那不是自己写的。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水平差一些的,只要能得到一丝半点的机会,给一个不认识的人泼泼脏水完全没有心理负担,道德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根据已知的历史信息,这场闹剧是以老朱拿出了南北双榜的办法作为结局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殿试舞弊案也被加上了不少的过度解读。
其中很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就是“始于阴谋,毕于阴谋”,认为这根本就和舞弊没什么关系,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由统治者导演的,利用科举来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
此时此刻,对于这种说法,詹闶就只剩下呵呵了。真要是老朱导演的一场大戏,那得有多少知情人,得掌控好多少环节,时候又得杀多少人?
另外一点,老朱也完全没必要把他这个局外人拉进去,还要采纳他的建议对会试考卷进行查验,那不是欲盖弥彰自找不痛快嘛。
更重要的是,想要执行一个巨大的阴谋,第一要点就是参与者越少越好,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参与。以老朱的智商,怎么可能特意把他拉进去,还要衍生出这些读书人闹事的桥段来?
老朱的主动阴谋说肯定是立不住脚的,所以这只能是一部分人,或者某利益集团策划的一场政治阴谋。
幕后黑手什么的,就不用多想了,至少和名教脱不了关系,否则没有人会把毫不相关的行道教拉下水。
再怎么说自己和行道教也是有些名气的,民间百姓不了解,那些高官大员们还没听说过吗。
可眼下的情况呢,连遮遮掩掩都不要了,直接就是要把屎盆子扣到行道教头上。其中要是没有大问题,犯得着这么做吗,就不怕真给来个“做法”?
做到这一步,可见是有充足准备的。丁丑科舞弊案是一个完整的计划,而行道教就是恰逢其会的倒霉蛋加替罪羊。
而且詹闶很确定,怎么歪曲、抹黑他和行道教,怕是也已经有了成熟方案,就等着看他的反应进行相应操作了。
这可不是他妄自菲薄,或者涨对手志气。想想会同馆是什么地方,接待的可不只是大明内部的官员和宾客,还有外来的各国使臣和藩属地官员呢。
而在这个期间,就正好有朝鲜、暹罗的使者,还有从乌斯藏来的使者,都是被大明进行文化输出的对象。
放现代社会,这就是外宾啊,招待方式不用说谁也知道。更何况放在明朝,必然想着法儿地展现高大上、伟光正。
你现在搞了一大帮读书人,在会同馆门口闹事,嚷嚷着要驱逐詹闶和行道教,让人家外宾看了怎么办。
不管他们吧,朝廷的脸面丢尽了。可你要管吧,又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反弹。至于驱逐詹闶,先别说能不能做到,真驱逐了老朱就有面子了吗?
所以最终的结局就只有一个,在科场舞弊这件事上,老朱必须同意某些人的观点。对于詹闶,则是有机会就下狠手,没机会也要把名声搞臭。
事情到了这一步,套路都是明摆出来的了。简单讲就是某些人要和皇帝掰腕子,达到一定程度上压制皇权的目的。
不要以为老朱是皇帝,就真的能掌握天所有下人的生死和命运。其他时候,名教内部会各种明枪暗箭,但是在和皇帝抢权利这件事上,至少九成五的读书人会站在一起。
要知道连百年前的蒙人和两百年后的满人,都做不到彻底战胜名教集团,不得不选择给一个半奴隶的身份跟名教合作。
老朱一个贫下中农出身的皇帝,还是在四次大开杀戒后,于民间多有恶名的垂垂暮年。哪怕军队依然彪悍,武力依然雄壮,却也到了民生为主的时候,再搞得天下大惊可就麻烦了。
很多人都清楚这一点,也知道老朱更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敢玩这番操作。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断了十几年的科举,还不是名教最终赢了吗。
詹闶并没有融入到洪武朝的大明,他完全有冷眼旁观的姿态。所以在想明白这些后,他选择以不变应万变。事态于阿棣有利就出击,于阿棣无利就作壁上观。
然而,只是一夜之间,詹闶连冷眼旁观都做不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收到了一个令人极度惊诧的消息,礼部存放考卷的库房被烧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爆改大明朝】最新更新章节〖第163章 还是得靖难〗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44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