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恶意揣测互攻(1/2)
基础问题搞清楚,接下来就是项目开展的讨论,大多数是阿棣提问詹闶回答,老和尚偶尔也会给出自己的见解。
中午在王府吃过饭,三人又接着讨论,终于在下午酉时二刻拿出了完整的方案。报纸的名字定为《燕山新报》,争取在一个月之内,最迟不超过靖难军再次出击之前就要开始发行。
这种向普通百姓进行宣传的渠道,肯定不适合王府操控,詹闶决定再成立一间商行叫做“新闻堂”来负责,也是今后旗下所有新闻业务的总号。
早期的版面内容要尽量简单一些,《燕山新报》只做四个版面,分别为时事概要、燕山之声、话本杂记、民生之友。
前两者通报当下军政要事,并作引导性点评;后两者就纯粹是解闷儿和打发时间的东西了。不会太简单,也不会太枯燥。
报纸每隔五天出版一刊,詹闶亲自负责话本杂记和民生之友两个版面,以及部分时事概要、燕山之声的版面,其余的交给燕山学馆几个教员,后续还能吸收民间投稿。
报纸怎么宣传和推广,办法也很简单。免费大招开路,北平范围内和实际控制的山西行都司部分,所有酒楼、客栈、茶楼等等场所,视经营规模大小每期五至三十份免费投放。
这里边投放数量最多的,肯定是詹家旗下的产业。不仅是酒楼、客栈这些,连彩韵坊这类买卖里,都要在每个包厢摆上一份。甚至有些大点的客栈和酒楼里,三十份都是远远不够用的。
再一个就是报栏了,各地的重要路口和人群汇集的地方开设,也包括村镇级别的小地方。北平城里的报栏,由燕山学馆高年级的学生在每天的固定时间为百姓读报和讲解;北平之外的,则交给当地衙门合作,每月支付一定的银钱,衙门安排可靠的识字百姓负责读报和讲解。
在詹闶的计划中,《燕山新报》的免费阶段将会持续到阿棣登基,约莫还得个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在平常时候办报纸,最多半年的免费期,就足够培养起一大部分读者群体了。
可现在是靖难时期,想要保证最大限度宣传其正确性、合法性,就必须要吸引足够大的读者和受众群体。哪怕收费以后的读者只降低一成,都属于严重的得不偿失。
反正詹家有的是钱,而这份报纸最大的任务还是政治投资,多亏一段时间就多亏一段时间吧,以后有的是机会赚回来。
而且这报纸也不是完全就一点不赚钱,用不了多久,彩韵坊、行运置业、来春鲜菜铺等等詹家旗下的,合作经营的买卖,就会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
其他商家只要有一个跟着做了,并且赚到钱了,后面就会有无数广告业务主动上门。光靠这部分收入,也足以维持报纸的运营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看出商机跟风,詹闶还真是没什么担心。报纸这东西想要卖销量,可不是随便写点什么就行的,你得有官方的一手新闻,还得有吸引读者的故事文章,推广渠道更是必不可少。他不相信在北平行省,乃至整个大明,能有人比自己更全面领先的。
从他进入北平城开始,詹家所有开办的生意中,蜂窝煤和暖棚这种在一定程度上有技术垄断的,瓷器、瓷砖、马桶这些很容易就能仿制的,全部都有人跟风过。可是迄今为止,詹家所有的生意都依然屹立不倒独占鳌头。
这里面可不仅仅是詹闶的身份,詹家和各级官府都有往来交道这些优势就可以保证的。很大程度上詹家的财大气粗才是关键,低价倾销和炒作营销之类的手段詹闶玩得不要太熟练。
而且报纸也不是某一个人专属的产物,只要有想法、有资金,谁都可以参与进来搅一棍子。世界这么大,没谁能把所有的钱都赚了。真要有那么一天,这个人也就该完蛋了。
从燕王府出来回家,刚进门还没来得及洗漱更衣,负责带替詹闶操持部分对外事务的绣月就来了,带给他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燕王妃派人来传话,鸿正道长纳了杜小姐一定不会后悔。
詹闶的脑子里就像突然被灌了一盆糨糊,懵懵的有点反应不过来。纳了杜小姐是什么意思他懂,可为什么要纳杜小姐,为什么又说不会后悔,这里边有必然关系吗?
洗了把脸清醒一下,又摇着头使劲把里面的糨糊甩出去,詹闶点了根烟坐下来琢磨这话里边的意思。
难道说我误会徐王妃了,她把杜婉华叫去说话,根本就不是出于王府里会不会加入新人这个问题考虑的?
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什么?杜婉华虽然说过以身相报的话,可我没答应她,也没有帮她什么忙啊。徐王妃为什么要帮杜婉华说话,为什么非要促成这件事?
难道说,杜婉华不是杜知县亲生的,又或者杜婉华的母系跟中山王府有什么沾亲带故?
可这样也不对啊,如果真的沾亲带故,她就更不应该把杜婉华推进詹家这个“大火坑”里了。
也许是另外一种可能,徐王妃想通过把杜婉华送进詹家,来一个彼此利益的捆绑,把自己稳稳拴在阿棣的战车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爆改大明朝】最新更新章节〖第234章 恶意揣测互攻〗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44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