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永乐大帝(1/2)

事到如今,不管阿棣有什么样的打算,哪怕他绝对没有半点上位的心思,该出头的人也不可能让他躲过去,

而且这个劝进的头已经开了,就更没有中段的理由,刑部尚书郑赐接着道:“陛下驾崩,太子也已薨逝,殿下乃太祖嫡嗣,诸王之长,不论江山大任,还是长幼尊卑,殿下都应当撑起这副重担!”

瞧瞧这话说的,水平两个字彰显无疑。我们都知道当皇帝非常辛苦,要承担起这个天下的重任,现在你作为老朱儿子中最大的一个,怎么好意思让别人来耗心劳力呢,辛苦辛苦自己干吧。

当然阿棣现在肯定不能答应,再想也不能。正经的受命继位还得三请三让呢,他这才第一番儿,猴儿急都没这么急的。

转过身去大手一摆:“继位之事休得再提,孤断然不会答应的。天色已经不早,大军驻扎城中毕竟多有不便,孤这就要返回城外驻地了。城中诸事,还要请各位齐心戮力,其他的等过几日孤内心安静之后再议吧。”

阿棣说完就离开了,只留下这一众大臣们跪着到看不见他身影,才一个个挪动身体站起来,三三两两相携离开。

今天能来午门外等候阿棣的,大多数在建文朝不被重用。以茹瑺为例,就是因为和齐泰、黄子澄有点工作上的分歧,直接被调到了河南去做布政使,生生降了两级。后来齐泰根本搞不定兵部的工作,这才不得不把他重新调回京城擦屁股,却依然屈居齐泰之下。

这类的人,对迷你朱肯定不会有多么忠心耿耿,甚至说有些搞不好都在盼着阿棣打到金陵来,自己也好有个进步的机会。

现在阿棣真的打到金陵,还有了继承大统的条件,该上进的自然会上进。反应慢一点的,也不会耽搁太久,毕竟不想当大官的读书人不是好米虫。

于是在两天后的一大早,靖难军大营的辕门外,一百多号文武官员汇集在一起,求见燕王殿下。

人数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但凡够资格在六部行走的,还有懂事的五军都督府官员之类,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哪怕劝进的首功已经被茹瑺捞到手,可总不能因为这个就闹情绪吧。话说燕王殿下没记住谁来了不怕,万一记住谁没来呢?

阿棣在大帐听到报告,直接拒绝见面,只是让人跟他们说,自己这几天心里难受得紧,实在没有心情讨论什么大事。迷你朱的后事也好,还是金陵城的管理也罢,让他们自行做主就是了。

自己做主?呵呵,谁要是真的自己做主了,那就没资格做官了。如今的形势,瞎子都能看得清,这天下除了阿棣再没有哪个够资格坐的,也没哪个够胆子来坐的。

不能自己做主,更不能什么都不做。吃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民脂民膏的供养,就是让你无所作为闲散度日的吗?

阿棣当然不会管这些,他一来是要按照常规走个三请三让的程序,二来也要看看金陵城会变成什么样子,另外就是要让某些人着一着天下无主的急。

靖难军一路打到金陵,看起来是节节胜利,没怎么经历过困难。可只有真正参与了核心部分的人才知道,如果没有詹闶和道衍大师出谋划策,没有黑甲军、别动队、飞天兵这些辅助,如今的靖难军还不知道什么成色呢。

所以阿棣想要多等几天,再捞一网看看,争取把那些侥幸逃脱的,或者还没来得及入水的臭鱼烂虾们,都尽量捞起来处置掉。

那样他才能在登基后尽快掌控朝中大局,而不至于有人会悄悄下绊子,或者背地里玩什么小算计。

至于说什么民心求定,各方观望之类的,他相信该等待的自然会等待,该观望的依然会观望。只要不是心怀不轨的,就不会在这个时间跳出来找死。

结果还算令人欣慰,迷你朱烧宫的消息传出去的第四天开始,燕山别动队的情报陆续传过来。有几支勉强出兵勤王的军队,得信儿后马上就欢天喜地退兵离去。而苏州、嘉兴、杭州等地的官府,更是一边约束城中百姓,一边加急送来了劝进的书信。

直到第十二天,流窜在南昌筹谋闹事的黄子澄被顺利抓捕的消息传回来。辕门外劝进的官员也上升到了近两百人,包括一些附近县城的官员都参与进来了。

火候已到,就没必要再熬下去。阿棣让人大开营门,把一众文武官员们放进来,接受了他们第四次的劝进。

五月初四,在经过了两天的短暂准备后,阿棣正式在紫禁城奉天殿登基称帝,接受百官朝拜。

登基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宣读诏书。内容没有多么繁琐,言简意赅句句在题。先说迷你朱受奸臣蛊惑怂恿,才有了奉天靖难扫除国贼的结局;然后否定了迷你朱对大明江山的统治,洪武纪年沿用至本年度末为止,来年则是新帝的年号——永乐元年;最后又宣布废除建文朝更改的一切律法和制度,全部恢复到洪武时期。

诏书宣读完毕,殿中百官山呼万岁。接着就是永乐皇帝的第一道正式圣旨,首先要给湘王平反,把谥号中的“戾”改成“献”;其次是被迷你朱削了藩的几位亲王,也都恢复了爵位,择日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爆改大明朝】最新更新章节〖第254章 永乐大帝〗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44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