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着急上火的徐老四(1/2)
詹闶发声之后,朝会没多久就结束了。詹大掌教自然是留下来和阿棣说话,关于后续的发展,关于水军的安排,还有今天这档子破事,要交流的可有不少。
刘真不用说了,当下打发人押送到大理寺优先处理。连锦衣卫都不用去,怕他说出些不该说的来大家都尴尬。
要知道皇帝的面子还是詹闶好不容易找不回来的,这次万一铁了心非得恶心人不可,到时候可就从上到下都褶子了。
出头鸟杨友仁躲过一劫,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今天之后他的仕途就进入倒计时了。皇帝可没那么好糊弄,本来就看你烦,再加又没用了,还想留着吃干饭?
对于他来说,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时间求退。如果能在这时候死个爹娘什么的,以丁忧的结局不声不响地下去,就再完美不过。
但是很可惜,阿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在古代当官,只要皇帝不同意你退休,就算带病也得坚持工作,哪怕病死在任上。
至亲离世的确是要丁忧的,可皇帝也有一招叫“夺情”等着你呢。就留着你干工作,然后抓你小辫子。等啥时候集齐七根小辫子,还送你菜市口半日游。
而且他的那些名教徒,甭管是大佬还是喽啰,最近也都会时刻小心着,夹起尾巴做人做事。菜市口的直达票,用尾巴也能兑换。
宫里又是一通聊,直到掌灯时分,阿棣才舍得放詹闶回家。不过这大半天工夫下来,该说的也都说明白了,剩下的阿棣自行掌握尺寸就好。
另外就是对于刘显仁、胡世衡等武将的安排,詹闶坚持自己绝不插手,也不给任何建议,怎么处理全凭阿棣自己心思。
提拔任用官员这种事,他既不是吏部天官,又不是兵部大司马,和阿棣关系再进也不方便掺和。
特别还是水军将领这种武力值超强,位置又敏感的,明眼可见大明的未来主要就靠这些人。你发了言、出了力,这些人就要记你一份情,将来很容易说不清的。
而且纵观中国历史,阿棣丢属于那种比较仗义的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压下谁的功劳,或者专门针对有功之臣。
詹闶越是不给意见,他就越是会依功行赏。该升官的绝不落下,该赏赐的更不会小气。
也正是因为这样,詹闶才会这么避嫌。同理,如果阿棣是个小肚鸡肠的,没有宏大格局的皇帝,詹闶也不会想着法儿给他弄个千古一帝的名分,早就撂挑子单干去了。
在金陵逗留了四天半,詹闶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程。随行的还是之前那套人马,阿棣并没有因为水军将领都是他选拔、操练的,就生出别样心思。
当然这其中的关键也在詹闶,到达金陵第一天进宫面圣的时候,就坚决辞掉了第一远征舰队司令的职务,只留下治倭总督的官职,便于今后经营管理。
这一点说起来,一半是自己琢磨的,一半也是跟人学的。师承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封异姓王而寿终正寝的牛人。
话说这一代名将郭子仪,因功受封汾阳郡王,太尉兼领中书令衔,皇帝都要尊称一声“尚父”,绝对是一个“大人物”的称赞就可以的。
传统戏曲《打金枝》中,喝点酒把公主老婆揍一顿,最后皇帝老子还帮着劝说的,就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打金枝》也叫《七子八婿满床笏》,指的是郭家满门官宦显赫一时,巅峰时七个在世的儿子和八个女婿,都在朝廷位列高官。家中聚会,十五只笏板挤满了笏床,场面之壮观当朝绝无仅有。
郭子仪戎马一生,多次湾大厦与**,救国难于水火,可以说是功高盖主也不为过。偏偏却能够安享晚年,死后还配飨唐代宗庙廷。
老前辈最了不起的,就是从不贪恋军权。每次打仗班师回朝,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兵权,明摆着告诉皇帝,这东西我不要。
当然人家也有这个自信,就凭你皇帝手里的那几块料,下次有什么战事,还得找到老子头上来。
这就好比现如今大明永乐朝的詹闶,虽说打仗还远没到于完全靠他的程度,可发展工商业、推广高产作物、制定对外扩张计划等等,全都是他一个人的买卖。
而且詹闶完全有底气自己单干,还能让武力值极强的阿棣都束手无策。所以他也用上了这招,也是在告诉阿棣,我詹某人要多牛逼有多牛逼,偏偏不在乎你老朱家的兵权,你就说服不服!
书归正题。詹闶沿长江出海,会合等候着的舰队一路北上。到达宝坻后,留下已经晋升大明第一远征军司令,正二品领都督佥事衔的刘显仁等将领继续操练水军,詹闶就马不停蹄地往北平家中赶了,连收回来的战利品都交给了别人帮着处理。
实在是不敢不行啊,李姵的预产期就在十一月下旬,万一提前个几天,他不在家里看着实在不放心。上次就因为耽误行程紧张了好些日子,这次他可不想再体验一回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一月十六这天返回北平。家中一切安好,妻妾子女个个平安,自打出门开始就微微吊起两个半月的心,可算结结实实落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爆改大明朝】最新更新章节〖第426章 着急上火的徐老四〗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44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