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发好处(1/2)

去年刚到大明的时候,詹闶手里什么基础都没有,只能在高产作物上下功夫,顺便卖点稀罕蔬菜赚小钱。

现在冶金项目已经启动,哪怕和真正的冶金工业还相距十万八千里,却也足够他在这个时代进行一些基础的手工业技术更新换代。

初级的轧棉机、珍妮纺纱机、飞梭织布机,这三样东西就是詹闶准备在今年推出的新玩意儿。

众所周知,任何的技术进步,都得建立在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基础上。然后在淘汰、竞争之中,逐渐过渡到全民受益的阶段。

好在十四世纪末还处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候,再怎么样的技术也损害不了太多人的利益,反倒可以激发起一个民族的向外发展需求。

如果能把这个初级的纺织系统技术弄出来,并且逐渐由北向南推广至全国范围。等到阿棣上位之后,就能够通过海陆贸易渠道,彻底摧毁这个世界上除大明之外所有地区的纺织行业。

哪怕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都种了棉花,也能依靠高产作物配合外购粮食的手段,保证国内民生基础的稳定,而不至于担心因为粮食问题搞出乱子。

至于技术大爆发之后带来的人工短缺,有了足够的粮食还发愁人口增长吗?再不济,也还可以从东南亚、草原,乃至非洲进口劳力过来。

真要论起跨越海洋的人口买卖,咱们的老祖宗那才是真祖宗。早在唐朝或者比唐朝更早的时候,从东南亚和非洲运来的昆仑奴就十分盛行。

只不过国人被孔氏门生给教坏了,对外人永远比对自己人要好,所以没有发展出阿妹爱啃那样的黑奴制度。

书归正题,詹闶搞出这三种机器来,也只是暂时推出最简易版本的。早期并看不出什么变态的高效,而且还要严防死守禁止扩散。

先享受几年的新技术红利垄断,顺便提高行道教的影响力是一方面。另外也有对老朱和迷你朱的防备,等到阿棣真正当了老大,再用这些东西帮他收买人心。

话说回来,如果詹闶敢站在迷你朱阵营,这些东西就足以成为他的取死之道了。围着迷你朱转悠的那帮腐儒酸丁们,哪个不是目光短浅、见利忘义之徒。

面对这种于国于民大有好处的新技术,绝对是一面用与民争利之类的各种舆论打压,一面自己悄悄使用新技术大捞好处。什么时候把詹闶干掉了,就开始觉得这种技术可以永远领先于世界。

这可不是胡吹,而是有事实依据的。以大明的免税田来说,从秀才到进士,再到朝廷大员,免税田都是有额度限制的,八十亩、四百亩、两千亩等等。但事实呢,从明朝中前叶开始,哪个不是拼了命多占田产不交税,高管大员们没个三两万亩土地逃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官的。

更夸张的就是做买卖和进出口了,当官的天天抨击多收商业税是与民争利,说海禁是祖宗之法不可改。可暗底下有几个当官的家里不做买卖,有多少够资格的大员没参与海贸走私,各种阻挠不过是为了独享利益。

所以说不论从哪方面考虑,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都不能大肆推广。就在北平城内弄几排院子,把丫鬟培训落选的那些侍女,和一部分牧民、农夫的家眷集合在一起,改造成最早的纺织女工。

规模不需要太大,能满足一定范围内的市场销售,再训练出一批熟练工,就算达到最满意的效果了。

制作机械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的人才知道有多复杂。即使有图纸可以参考,一台简单的轧棉机也需要不少于半个月时间才能真正完工。

不是技术狂人的詹闶,又被逼着在小院子里耗了大半天时间,直到詹保和詹顺两人炸山结束返回,才因为更当紧的事情结束了今天的工匠生涯。

詹闶来到前院,就见到詹保和詹顺一人带着个箩筐站在当院,脸上的表情还带着些懊恼和愁绪。估计是觉得自家老爷点矿失败了,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件事说圆了,才能让老爷不丢脸。

走过去看了看两人的箩筐,问道:“怎么,没找到想要的东西,也不至于这副脸色吧。给外人知道了,还以为老爷我虐待你们呢。”

两人顺着詹闶的声音就跪了下去,詹保先开了口:“老爷,一定是奴婢没用,找错了位置,没炸出老爷说的东西,不关老爷的事。”

詹顺也跟着说道:“没错,老爷一定是找对了的。许是奴婢不知道几时得罪了山神爷,这才挪走了老爷要的东西,让老爷惩罚奴婢。”

“鬼扯!”詹闶被这两个货逗乐了,笑骂道:“弄错了就是弄错了,还特么怪到山神爷头上。也就是这世上没有山神爷,要不你还真就得罪了。点矿是个技术活,出了问题再正常不过,老爷我就这么经不得别人说点什么话吗?先把你们带回来的东西给我看看,老爷我一般是不会出错的,兴许就是其他的好东西呢。晚饭后去找管家,一人领十下小板子,这是对你们小看老爷的惩罚。”

两个货好像受了奖赏似的,马上喜笑颜开起来,献宝似地把自己的箩筐推到前面来,指望着詹闶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爆改大明朝】最新更新章节〖第61章 大发好处〗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97/1974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