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为友请命(1/2)

萧衍此言一出,如同一道惊雷一般炸的众人心头一颤。

五位阁老年岁最小的已经四旬往上了,都经历过先帝执政时期,那个时候他们也不过是初出茅庐,而姜润早就已经官居尚书令了。

说句白话,这些人当初在姜润面前都是弟弟。

但是后来姜润推动变法,为时政所不允许,心灰意冷之下退出朝堂,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

没想到萧衍旧事重提。

随着他们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是明白了姜润当初的变法理念,重商,减税,富民。

别看只是字面上简简单单的意思,实际上却是触动了贵族的利益,重商还好,减税的话他们也能忍,毕竟她们也只是少收了一些银子,富民的话就过分了,简直是要将他们拆吧拆吧把利益分发给普通百姓。

那些贱民如何能享受他们的待遇。

这简直是打土豪分田地啊,他们怎么能够允许。

于是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先帝也不得不谨慎对待,毕竟那个时候大佑刚刚立国没多久,百废待兴,想着此事以后再议。

姜润自此心灰意冷,告老还乡。

如今萧衍重新启用姜润,怎能不让众人紧张?

牛世轶和韩向真倒是无所谓,本就是两袖清风,身后没有任何势力,背景干净,唯一担心的就是萧衍能否顶住压力而已。

别看杜沛文是清流之人,但是这些清流之中也是有氏族的,杜沛文背后就是江浙一带的杜氏,乃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望户,否则以他每个月的那点俸禄如何能支撑得起渭水诗会的花销。

陆集和谢怀安就更不必多说了,皆是出自名门望族。

“陛下,万万不可!”

除了谢怀安能坐得住之外,陆集和杜沛文心头狂跳,连忙阻止。

“哦?杜爱卿和陆爱卿有什么异议不成?”

萧衍淡淡的扫了一眼,他们心中的小九九他怎么能不清楚,但是他心中早就有了更大的算盘,今天无论是谁都阻挡不了。

启用姜润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号而已,他要在黄州创建直辖,说白了就是一个试验点。

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手中,各个地区的豪强名门已经强势到影响萧衍的皇权了,萧衍怎么能忍。

藩王和这些豪强他势必要铲除的。

但是如何铲除这就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了,所以用姜润现在黄州做实验。

陆集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陛下!姜大人早年推行新政,引起各地藩王和名门望族的剧烈反抗,甚至直接影响了朝政,使得大佑全国上下极为不稳定,陛下重新启用此人,微臣担心陛下会重蹈覆辙。”

谁知道萧衍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早已经预料到他们会以这种借口阻拦,于是说道:“陆爱卿为朕思考,朕心甚慰,但陆爱卿不必担忧,姜润之时在黄州任职刺史,即便姜润强行推广他的理念,也只不过是黄州一地而已。左右不了朝廷大势。”

萧衍这句话说的极为圆滑,即便是姜润强行推广他的理念,单单这一句话就将他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到时候要是有人不满也是不满姜润,毕竟当初萧衍都这么说了,是姜润他自己强行推广。

当初整个朝堂大臣都反对姜润这才让姜润下台,萧衍一个人何德何能?你们去对付姜润去,不要来找朕。

况且,萧衍也说了,姜润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折腾黄州一地而已,其他人也没有立场反对,你又不是黄州的。

萧衍将二人堵的哑口无言,杜沛文急的直冒汗,却也说不出来任何反驳的话。

虽然萧衍说的没错,这只不过是黄州一地的事情,但是杜沛文总感觉事情不太对劲,必须要想办法阻止。

杜沛文咬了咬牙说道:“微臣认为,黄州上下百万户,如果全部挪到庐山城,工程量大,消耗财力无数,户部一时之间肯定凑不齐银子。这是其一,另外很多百姓对于家乡的概念十分看重,俗话说落叶归根,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如今搬离到庐山城,于情于理都是不符啊!还望陛下三思。”

陆集暗中为杜沛文点了个赞,你看看人家,这书就是没白读,既然你萧衍事事为百姓考虑,站在百姓的角度上,那么杜沛文也站在百姓角度上反驳,于情,百姓不远背井离乡,于理,户部没有银子。

萧衍也没想到杜沛文会来这么一出,不由得看了他一眼,为他的辩才心惊。

“各位大人怎么看?”

于是萧衍很聪明的将皮球提了出去。

牛世轶和韩向真自然是无所谓,更何况以他们的眼光早就看出来黄州直辖之后,利大于弊。

“微臣同意直辖!”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主宰江山】最新更新章节〖第85章 为友请命〗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0/2001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