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崇平帝:内阁拟旨,速召卫国公回京(3/4)

刘姥姥道:“那一年,我们中了两亩瓜,瓜田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我还以为是人过来偷瓜。”

王夫人也起了一丝兴致,问道:“这下面也有偷瓜的吗?”

薛姨妈笑道:“乡下缺衣少穿的,什么不偷着。”

就在这时,一个嬷嬷进得厅堂,说道:“老太太,二老爷回来了。”

贾政作为通政司通政,这两天可没没少忙碌,随着南安昨日陷入危机,京中科道言官献言献策者众多,纷纷向通政司递交奏疏。

昨日恰逢贾政值衙,索性宿在衙门,到了近晌方归。

贾母道:“快请政儿过来。”

少顷,贾政一身绯色官袍,进入厅堂,方正白净的面上见着悲戚之色,先朝贾母规规矩矩行了一礼,道:“儿子见过母亲。”

“政儿,怎么愁眉不展的?”贾母诧异问道。

王夫人与薛姨妈也都好奇的看向贾政。

贾政道:“母亲有所不知,南安王爷领兵去了西北,遭逢大败,全军覆没了,宫中为这事儿气的不轻。”

贾母闻言,心头大惊,在罗汉床上坐直了几分,问道:“这前不久南安太妃还过来说,西北连连大胜,要不了多久,南安家就能班师回朝了。”

贾政摇了摇头,说道:“母亲,鞑子前不久劫了大军的粮道,断了后路,征西大军陷入大败。”

薛姨妈闻言,白净面容上现出一抹惊色。

那个嘚瑟不停的南安家,在西北打输了战事?

王夫人攥紧了佛珠,目中则是惊疑不定。

贾母皱眉说道:“这十万大军,一场大败,可如何是好?那朝廷是怎么拿主意的?珩哥儿?他现在去了江南,也不好领兵去打仗了吧?”

贾政道:“母亲,刚刚宫中传来了消息,已经派人南下召子钰回京了。”

薛姨妈:“……”

这岂不是说,兵事仍是须臾离不开珩哥儿,前个儿那孙氏的儿媳妇儿私下还说,这是宫里不打算用着珩哥儿的意思。

当初珩哥儿说等再有了战功,就娶着她家宝姑娘为正妻,许这是一次机会?

至于贾珩会不会失手,薛姨妈心底就没有这个选项。

在过往的几年中,不仅是大汉群臣,就连在后堂的薛姨妈都知道,将兵马交给贾珩等于捷音。

王夫人则是攥紧了手中的佛珠,心头也不知什么滋味。

这几天南安太妃的趾高气扬,王夫人未尝不觉得反感。

贾母默然片刻,感慨道:“珩哥儿才去江南,就出了这档子事儿。”

其实心底隐隐有些窃喜,但毕竟人老成精,面上神色不现分毫,反而叹道:“宫里现在可还好一些?”

“太医已经过去了,宫里应该无大碍。”贾政叙道。

贾母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其他。

……

……

千里之外的金陵,锦衣府——

正是江南烟雨时节,天空灰蒙蒙的,阴云翻涌,时而一只只雨燕飞过廊檐之下,停靠在房梁之上,以尖喙梳羽。

贾珩坐在南京锦衣府镇抚司衙堂的条案之后,身后的铜雕浮饰在暗影烛火的映照下,愈见明暗幽沉。

蟒服少年手里拿着一份麻黄色封皮的卷宗,将目光从密密麻麻的小楷上抽离,转眸看向一旁身穿飞鱼服的刘积贤,问道:“都讯问清楚了?”

“都督,还有一些知悉关节的要犯在逃,锦衣府抓捕,大抵也摸清了一些情况。”刘积贤低声说道。

这些时日,南京锦衣府主要是查察常州府的案子,对打死县官的乡民以及相关亲戚进行抓捕、讯问,同时对涉案官员拿捕。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工部尚书严茂,可有招供出其他的人来?”

前不久,他亲自领着锦衣府的人请南京工部尚书严茂,隆治朝的太傅、内阁次辅郝继儒到锦衣府喝茶。

刘积贤迟疑道:“严尚书还未招供,都督……”

“那就想想办法让其招供。”贾珩声音冷冽几分,低声道。

刘积贤拱手应是,那就是可以用刑。

说着,拿过手中的邸报,阅览着其中上关于新政在江苏一省的推行事宜。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自贾家而始,勋戚紧随其后,清丈田亩已经在江苏一省轰轰烈烈地进行。

陈潇从外间进来,妍丽玉容上如笼清霜,道:“刚刚的飞鸽传书,青海湟源为和硕特蒙古所占,粮道中断,大军危若累卵。”

贾珩闻言,放下手中的卷宗,目光投向陈潇,叹了一口气。

“只怕败报已经在路上了。”贾珩默然片刻,低声道。

陈潇关切问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贾珩道:“北上开封,先去迎皇后娘娘至金陵,路上说不得能收到天子急召的圣旨。”

就在昨日,开封府的锦衣府情报,宋皇已经抵达开封府,前去相见宋四国舅,先前天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之挽天倾】最新更新章节〖第1056章 崇平帝:内阁拟旨,速召卫国公回京〗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4/204768/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