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汉国之地,还无人能动朕一根汗毛!(3/4)



此刻,待贾珩来到人头攒动的厅堂中,汝南侯卫麒以及京营的其他将校,也都纷纷看向那蟒服少年。

贾珩简单叙说完居庸关的情况,说道:“女真在西线顿兵坚城,就试着从东线攻破。”

汝南侯卫麒说道:“大将军,北平方面遭遇强敌突入,我军是否派兵相援?”

贾珩道:“先前本侯已派了谢鲸过去,而宣府之地女真兵马撤退,谢将军也会酌情增兵,庞师立何在?”

“末将在。”庞师立从一众将校中出列,抱拳说道。

贾珩沉声道:“庞将军领骑军六千前往北平相援,策应谢鲸。”

实在放不下北平那边儿的兵丁战力,贾珩事到临头,终究是派出一支援兵。

庞师立拱手应是,然后出得厅堂点兵而去。

待庞师立离去,贾珩沉吟说道:“皇太极最近定然有着动作,可能会大举攻城,最近诸营要谨防女真重兵相攻。”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称是。

另一边儿,军帐之中,皇太极同样聚集着清国高层议事,不远处则是列坐着蒙古的王公贝勒。

“豪格和岳讬两个人随机应变,破居庸关可解僵局。”皇太极面带微笑,放下手中的军报,出言赞了一句。

下方的一众女真大将以及蒙古的王公贝勒,面容上也多是见着欣喜之色。

这几天攻打大同城,可以说蒙古也体会到了重兵防守的城池是多么难啃,大同城下的壕沟几乎要填满了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尸体,一句话,伤亡惨重。

皇太极道:“如今汉廷为北平之危疲于奔命,我们这边儿也当有所动作,明日全军押上,集全力攻打大同城。”

阿济格这时昂首着出了武将队列,拱手说道:“皇兄,明日我部愿为先登,斩去那贾珩小儿人头!”

皇太极看向阿济格,点了点头,叮嘱说道:“十二弟,这次仍是羊攻,但攻势要迅勐,呼应东边儿的进军。”

经过这几天的攻防之战,女真已经估算出,想要攻下大同城,所付代价巨大。

阿济格拱手道:“皇兄放心。”

之后,皇太极又交代了几下攻城任务,待众将离去,皇太极望着挂在屏风上的舆图出神,忽而伸手指着平安州方向,问道:“此地,汉军的哪支兵马在镇守?”

一旁侍立的多尔衮怔了下,连忙回道:“此地原为朔州,汉廷改名为平安州,设节度使,其名崔岭,有兵马四万。”

皇太极眉头微皱,低声道:“这名字有些熟悉。”

“皇上,这崔岭当初也不少开辟商道向我国境内输送货物,户部方面还提及过此事。”范宪斗沉声说道。

皇太极目光微亮,指着舆图,说道:“朔州为三晋之首重防之地,如是从此迂回绕袭,直抵……这里!”

说着,将手指重重点在“太原”两字。

以往是有察哈尔蒙古阻拦,所以没有想到绕过大同,偷袭于后的一节。

范宪斗眼前一亮,问道:“皇上是想派出一支兵马绕袭朔州,直抵晋地。”

“大同兵马集聚十几万汉军,以我军兵力,除非伤亡巨大,否则不容易攻下城池,如是以大军袭于侧后,威逼太原,断汉军粮道,那时宣大二地的汉军军心震动,这就是一场辉煌大胜!”皇太极越说眼前越亮,心头振奋不已,似乎看到了汉廷首尾不能顾,为女真彻底击溃的一幕。

范宪斗心头也有几许震动,目光投向朔州方向,思忖了一会儿,说道:“皇上,此法虽为先前所论中策,但也有些冒险,汉军肯定会拼死相援,是否先看看汉廷在北平一线的应对,如果汉廷中枢因北平方面的军情而见责于永宁侯,再作计较不迟?”

皇太极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不宜拖延,一旦为那永宁侯察觉疏漏,战机稍纵即逝,需得尽快出兵!”

其实这是从察哈尔蒙古全线收缩至大同镇以后留下的一丝防守漏洞,从鄂尔多斯方向绕袭朔州,然后直插太原,断大同京营大军粮道,这场战事基本就可以锁定胜局了。

甚至,汉军大乱被困,一旦崩溃,就是一场不下辽东大胜的辉煌战果,皇太极如何不动心?

多尔衮此刻目光也落在朔州,心头振奋,说道:“皇兄说的是!战机稍纵即逝,一旦汉军反应过来,向平安州增兵相援,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皇太极笑了笑,说道:“那时的战果,无非是岳讬他们在汉廷河北等地劫掠一些人口,如以往一样,汉廷也不会伤筋动骨,而这一次不一样,如果攻陷太原,断其粮道,那永宁侯所领汉军一败涂地,汉廷再难与我大清北上争锋!”

可以说,皇太极之言毫不夸张,因为整个转运粮秣的中枢就在太原。

多尔衮说道:“皇兄,提及太原,臣弟最近听人说,汉国的永宁侯到太原以后,武力挟制晋商为大军收集粮秣,彼等已满腹怨气,而亢家也被汉廷罗织罪名,下狱,如是兵临太原,或可里应外合,轻取太原?”

亢以升的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之挽天倾】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汉国之地,还无人能动朕一根汗毛!〗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4/20476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