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贾珩:……不能全然任人唯亲(3/4)

,咱们去荣庆堂也不晚着,等回头和你好好说说话。”

真的是许久没有和鸳鸯在一块儿叙话了。

鸳鸯“嗯”了一声,拿过手帕,道:“大爷,嘴上的胭脂也擦擦,别让人瞧出来了。”

说着,拿着手帕帮贾珩擦着嘴角和脸颊的胭脂,心头涌起一股温馨。

大爷没有忘着她。

……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坐在罗汉床上,下首的绣墩上坐着邢王二夫人,以及薛姨妈等人,此外还有一个衣裳华丽,笑意盈盈的妇人。

正是史鼐的夫人梁氏。

保龄侯史鼐年近五十,鬓发已见着一些霜白,但精神矍铄,细眉之下的目光锐利,此刻坐在下首,正与贾母说着话。

史鼐笑了笑,说道:“姑母,子玉在北边儿打的这场仗,胜得是酣畅淋漓,大涨我大汉军心士气。”

贾母皱纹丛生的脸上笑容繁盛,道:“也是珩哥儿争气,说来他这次领兵去北边儿,可没少让我们在家里担心,好在是打赢了这一仗。”

心底其实隐隐猜出这个侄子的来意,只是平常不见着他来,现在知道烧香要寻真佛了?

在过往贾珩还未起势之时,保龄侯史鼐与南安郡王的关系要亲近一些,因为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

后来贾珩异军突起,史鼐上了年纪,自持长辈身份,一时间就没有扭转过来心态。

忠靖侯史鼎倒是在贾珩平乱中原以后,及时调整过来心态,然后去了河南担任巡抚。

这么久的时间过去,尤其是贾珩封为卫国公以后,史鼐终于也有些坐不住。

史鼐的夫人梁氏笑道:“姑母,这几天京城都议论开了,都说珩哥儿是开国以来的头号的英雄豪杰,这才多大就立功封了公爵,将来灭了东虏,封了郡王都是有的。”

薛姨妈在一旁听着梁氏说话,闻听此言,白净面皮上见着一丝喜色。

现在整个京城都知晓珩哥儿这等少年国公了不得了,得亏她们薛家早下手一步。

贾母听着史鼐两口子的恭维之言,似乎笑得有些合不拢嘴,说道:“这些都看朝廷和宫里的恩典,我们呀,不好胡乱猜着。”

史鼐放下手中的茶盅,笑道:“三弟在河南和我说了,他到河南也有一年多的光景,河南这些年的情况明显比乱前好了许多,当初还要多亏了子玉举荐,三弟才能大展宏图,造福一方。”

“珩哥儿也是为国荐才,原是一片公心,既然鼎儿能有所作为,也不枉他一番举荐的心思了。”贾母笑了笑,替贾珩谦虚说道。

就在史鼐想要多恭维几句,忽而外间传来嬷嬷的声音。

“老太太,大爷来了。”

贾母闻言,面上顿时带着笑意,笑道:“珩哥儿来了,你们等会儿好好说说话,都是同殿为臣,又是亲戚亲里,不可生分了。”

史鼐起得身来,抬眸看向那从外间而来的青衫少年,迎上前去,唤道:“子玉。”

贾珩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史鼐,寒暄问道:“世伯一向可好?”

史鼐笑了笑,自我介绍道:“在京中的五军都督府忙着,一切都好。”

两人这般寒暄着说话。

看向言笑晏晏的两人,贾母心头大为满意,笑道:“珩哥儿,你们两个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如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又再次团结在一块儿,听说宝玉他舅舅就是在珩哥儿的举荐下才得了宣府总兵,眼下四家又围拢在他们贾家。

贾珩点了点头,也不多言,与史鼐换了一处庭院的厢房叙话,待丫鬟上过香茗,徐徐而退。

贾珩目光沉静看向史鼐,问道:“世伯所来何事?”

史鼐面色有些不自然,说道:“前日山东提督陆琪调任五军都督府,山东方面缺良将镇戍,子玉可有人选?”

贾珩心头微动,猜测着史鼐的来意,道:“此事我与李阁老商议过,山东以后将是军备防虏的重点区域,需得寻一员老成持重的大将镇守,已有相关人选充任。”

陆琪先前被调至京城五军都督府,已经被做了冷板凳,而山东登来也好、抑或是水师,将来都要成为反攻建奴的前进基地,需得能臣干将镇守不可。

“子玉觉得我如何?”史鼐忽而开口问着,苍老眼眸中见着期待。

贾珩打量了一眼史鼐,问道:“世伯为一等武侯,出镇山东,自是合适不过,只是一域之军务,事繁责重,是否有些屈才了?”

山东提督的人选,其实他考虑过调谢再义过去,但此举会降低对京营的掌控力。

史鼐自荐,是否愿意在担任提督之职后,接受他的指派。

史鼐道:“子玉,我在京中五军都督府,堪为闲置蹉跎,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就想为朝廷尽尽力,说来我等国勋,累受国恩,也不能总在神京安享富贵,而不为国效力。”

在红楼原着中,史鼐的确是外放了封疆大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之挽天倾】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八十三章 贾珩:……不能全然任人唯亲〗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4/20476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