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步兵对决(1/2)
远处京营的两个团,跟随鼓点声儿,整齐划一的向着叶尔羌的步兵走来。>
他们走的不紧不慢,丝毫没有初上战场时的恐慌和紧张。>
经过这一年来的十几次大小战斗,他们已经是成熟的老兵了。>
部落酋长萨迪尔,带着自己的五百名战士冲在最前面。他的战士都是狂热的信奉者,他们不害怕死亡,敢于和任何敌人同归于尽。>
这些人,带着头盔,穿着在要害部位连缀铁片的锁子甲,一手持着小圆盾,一手拿着弯刀,呼喊着冲了上来。>
“三眼铳,三连发,预备,放!”胡祖训是火器队长,他是个百户,他的手下足足有一百名三眼铳手。京营整顿后,都是齐装满员。不过随着战斗减员,现在每个团都不足原来的人数,但是某些特殊部队还保持着满员状态。>
第一排的士兵,推着带轮子的铝合金盾牌前进。这些盾牌十个一组,中间有一米左右的间隔。中间用铁链和铁丝网连着。>
在盾牌后,则是一个个的火器哨队,也就是百户。再往后,是排成三排的长枪兵。>
三眼铳的火器队,就躲在盾牌后面。每一面盾牌后,都是排成两路纵队的两个伍。>
随着百户的一声令下,盾牌兵立刻放下支架,把盾牌支撑在地上。>
这样即使对方骑兵冲撞,也撞不倒这些带轮子的大型盾牌。盾牌向后倾斜的盾面上,还有一尺长的钢钉,专门对付战马和骑兵。>
同时盾牌兵也板下卡锁,锁死轮子,防止盾牌前后移动。>
这时候,叶尔羌的步兵已经冲到了十米的距离上。>
他们看到对方高大的盾牌之间,有铁链和铁丝网连接着。不太好冲进去。正在想着怎么从对方大盾牌之间的空间冲进去。是钻还是从下面爬。>
这时候,忽然从相邻的两个盾牌闪出来两个明军,他们用腋窝夹着长杆,一只手端着三眼铳,另一只手点燃了引线。>
现在的三眼铳都是用的快速引线,几乎一两秒就会开火。>
砰砰砰!三支火铳是并联的引线。引线是三根拧成一根,点燃一个,迅速分烧成三根。几乎相隔不到一秒,三眼铳的三发铅弹就全部打了出去。>
这个距离上,正是火门枪最准确的距离。也是威力最大的距离。>
两个人打空了三眼铳,立即左右一闪,退回到两侧的盾牌保护中去。>
六发铅弹对着密集而来的叶尔羌大军飞去。直接撂倒了三个人。>
其实,他们看到三眼铳的时候,立即就举起盾牌。>
叶尔羌的小型圆盾,因为防护面积小,所以主要用在马上。也可以背在后背上,用来撤退时抵御敌人弓箭的袭击。这些小型圆盾一层两毫米的铁皮,内部加着生牛皮内衬。挡住弓箭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杨凡重整京营后,对现有的武器进行了改进。一个是对三眼铳的枪膛重新修整。因为这些枪管不够直。>
杨凡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这个年代的火枪口径偏大。而且每一支火铳口径都不一样,有的粗些,有的细些。铅弹没法通用,只能自己用模具铸造自己的。>
通过内插枪管,把口径统一了。而且直接插进去一个新城铁厂生产的钢管。口径仍然够用。>
具体做法就是,把三眼铳烧红,导致口径变大,然后插入一个钢管。用锤子捶打。挤出这些铁管里的气泡和弥合裂缝。>
等冷却后,金属收缩,就会牢牢的箍住内部的钢管。>
枪管直了,精密度高了,准确率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个就是发射药,全部换成了栗色火药。燃烧线性好,推进力均匀,既防止炸膛,也增加了子弹的初速。>
第三是改用铅包裹钢珠的钢芯弹,提高穿甲能力。毕竟铅太软,穿甲能力有些不足。>
看到三眼铳后,他们也是识货的。毕竟中亚的火绳枪也常见。他们有些鄙夷这些明军的京营。听说他们是皇帝的亲军,保卫京城的。>
结果装备的居然是,他们这边早就淘汰了的火门枪。>
就算是把三支火门枪并联在一起,你也是火门枪。>
射程又近,准确率极差的。>
他们立刻就轻视了京营起来,看来这些汉人没什么可怕的,不过如此罢了。至于土默特、哈拉沁这么不经打,肯定是他们早已被漠南肥美的草原给腐蚀了骨头。给伟大的祖先丢脸。>
不像他们在中亚这块四战之地,睡觉都枕着弯刀。>
但他们轻视归轻视,反应非常快。立刻就弯下腰,减少投影面积,同时举起小型圆盾,手臂前伸,挡住身体的大部分。>
西域的钢铁冶炼比较发达,他们的盾牌用的是冷锻铁。>
冷锻其实就是冷轧,金属全程不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更新章节〖1179、步兵对决〗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5/205497/1085.html